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游青海湖

(2006-07-25 09:39:06)
分类: 健康快车

游青海湖,看的是色彩:湛蓝的湖水,湖边成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蓝天白云下雪白的羊群和黑黑的牦牛。所以,去青海湖一定是要在晴天的时候去的。不幸的是,我们去青海湖的时候却是连天阴雨,可惜了那满山遍野的油菜花。

 

雨中游青海湖

 

雨中游青海湖

 

尽管阴天下雨,湖水还是清澈的,可以看见水中畅游的鱼儿,很小,只有手掌那么长。这应该就是著名的湟鱼了。说它著名:第一,这种鱼没有鳞片,学名叫裸鲤,是一种无鳞的鲤鱼,为青海湖所特有;第二,据说三年苦难时期,青海人就是靠着吃青海湖的湟鱼才生存了下来,它是青海人的“救命鱼”;第三,这种鱼生长极为缓慢,一年才长一两,所以一条鱼长到1斤左右需要十年的功夫。70年代开始的大量捕捞以及过度垦种和拦河筑坝,已经使得青海湖里的湟鱼产量锐减,现在1斤以上的湟鱼根本看不到了。而湟鱼减少,水草繁殖,造成青海湖鸟类的觅食困难,鸟岛的鸟儿也在减少,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青海省已经进行封湖育鱼,严禁捕捞贩卖湟鱼。

 

颇有讽刺意义的是,几乎所有我们接触到的大小领导,在谈到游览青海湖时,都会问“有没有吃湟鱼”,都以能吃到湟鱼为幸事而津津乐道,甚者则以能弄到湟鱼为能事。大凡,人在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是不太顾及其他的。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这一行游人。虽然明知禁湖,却是悄声细语;虽然央视记者在场,却只当玩笑。商家有利可图,游客满足好奇,领导尽地主之谊。那鱼本身,其实真的没啥好吃的。

盆中的湟鱼很小

雨中游青海湖

光溜溜的没有鳞片

雨中游青海湖

 

雨中游青海湖,最终演变成雨中品民族餐。其中典型代表,一是手抓羊肉,一是藏民吃的主食糌粑。所谓手抓,其实就是切成大块的羊肉放白水里煮熟,沾椒盐就大蒜吃,煮得并不很烂,所以要用手帮忙。糌粑,则是用砖茶将青稞面、酥油再加点糖用手和匀,捏成小块小块,好像窝头似的。青海的羊,是当地主要肉类来源。羊肝肠,羊血肠,鸭肠(鸭肠衣灌进羊肉),各种吃法,不一而足,连狮子头都是羊肉的。不吃羊肉的人到青海来,可是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哦。

手抓羊肉

雨中游青海湖

做糌粑的原料:炒熟的青稞面

雨中游青海湖

做糌粑的原料:酥油

雨中游青海湖

做糌粑的原料:白砂糖

雨中游青海湖

做糌粑

雨中游青海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观青海环湖赛
后一篇:影像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