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2024-08-26 08:42:15)
标签:

杂谈

旅游

美食

摄影

自驾

分类: 游记
D37(2023年9月17日)晴
早晨起来,洗漱完毕,老梁我和孟队又开始上街踅摸有地方地方特色的早点。老天垂怜,就在老知青下榻酒店不远处就有一家专门售卖“胡辣汤”的老字号。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胡辣汤
胡辣汤乃河南最为常见的早餐吃食。相传,胡辣汤起源于明皇室御厨,宫里的名字叫“延年益寿汤”。后明朝灭亡,御厨流落河南民间。由此,这道“御汤”便在中州大地流传开来,成为河南百姓最为喜爱的吃食之一。
胡辣汤之所以又被称为“延年益寿汤”,皆因该汤是以数十种中草药加骨汤熬制而成的,具有滋补养生之功效。据说,河南境内的胡辣汤又按地域划分成不同流派的。尤以“逍遥镇”、“北舞渡”的胡辣汤最为有名。而南阳胡辣汤则博取各流派胡辣汤之长,结合本地民众口味独创而成。
据说,南阳胡辣汤喝第一口时感觉不到惊喜,但越喝越香,直到欲罢不能,老梁我尝了尝,果然如此。浓郁鲜香,粘稠通透,略有药香的汤汁入口极为顺滑。汤中牛肉、面筋、黄花、木耳、粉条等众多食材又为老梁我带来丰富的口感与不同的味道。
小店除了胡辣汤,还有老梁我第一次见到、吃到的鸡蛋槐花包子和没有浇头的豆腐脑。尝了尝,味道都还不错。这顿早点真是既开了眼界,又饱了口福。
吃罢早餐,老知青继续驱车北上,向着位于神州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进发。洛阳,古称成周 、神都,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洛阳的历史绵远悠长,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洛阳历史上曾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洛阳。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均与洛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洛阳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发源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大放异彩。由于洛阳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与历史底蕴,而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探访、追寻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圣城,并被誉为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中国洛阳、希腊雅典、以色列耶路撒冷、阿拉伯麦加)
大通车在中原大地上飞奔,坐在车中的老梁我还真有点驰骋疆场,逐鹿中原的感觉。还不到中午饭点儿,大通车就已驶进了洛阳城。不过,今日之洛阳已毫无十三朝古都的影子。已是处处高楼林立,立交飞架,俨然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老知青为了午后方便去龙门石窟游览,选择了距龙门景区不远的酒店安营扎寨。安排好住的地方,稍事休息,老知青又开启了美食之旅。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洛阳水席
作为十三朝的古都,洛阳好吃的自然不少。但要说到年代最久,名气最大,唯洛阳独有且流传至今的美食,非洛阳水席莫属。
相传,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之所以称为水席: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下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有点像西餐上菜的程序。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说来,也是该着老知青有口福,就在老知青下榻的酒店不远处,就有一家专营传统洛阳水席的大酒店。碰巧《大众点评》上还有团购套餐。两道凉菜,四道热菜的4人水席套餐才139元钱。真的是太超值了。
老知青坐在豪华气派的酒店宴会厅中,一边享受着星级服务,一边享用着美馔佳肴。美哉,美哉。
在老知青品尝的水席中有两道菜颇得老梁我的青睐。一、炝汁银条:这道菜洁白如玉,脆嫩鲜香。但银条为何物,老梁我还真不知。后经服务员介绍才知晓,“银条”乃唐僧西天取经带回的贡品,因此物色白如银,故唐太宗李世民赐名“银条”。二、牡丹燕菜 :这道色彩艳丽,味道鲜美,形状逼真的水席头道大菜可是既无牡丹,又无燕(燕窝),全凭厨师的精湛刀工和高超的烹饪技艺,用大萝卜烹制而成。据说,当年周总理在洛阳宴请外宾,这道“假燕菜”颇受周总理和外宾的赞许。周总理赞曰:“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开牡丹花。”从此,这道“假燕菜”便更名为“ 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花以菜传,两者相得益彰,名声更大了。
吃罢“大餐”,老知青回到酒店小憩。可这一觉,大家一直睡到日头西斜。此时,人精神了,天儿也凉快了。趁着天儿还亮着,老知青来到了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中的精美造像
龙门石窟位于位于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光秀丽。苏东坡先生曾赋诗诗赞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摘自:苏东坡先生《修香山寺记》)
龙门石窟因大禹开凿龙门山,疏通伊水而得名。相传,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而窟中造像又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进入景区,老知青才发现,想要参拜诸佛还需穿过商业街区和一大片绿地才能抵达石窟。老知青步行了大约20分钟,来到了横跨伊水两岸,连接龙门东、西二山的“龙门大桥”。该桥因陈毅元帅题写“龙门”二字而得名。
穿过高大的石桥“拱洞”,沿伊河南行,开凿于西龙门山岩壁上的石窟、造像、碑刻便一一展现在老知青的眼前。因开凿时只听流水声,不见流水溪而得名的“潜溪寺”;笔法豪放潇洒,浑厚奇伟的陈抟“十字卷碑”;我国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开凿缘由、过程及用工等内容的皇家石窟工程——宾阳三洞;大书法家褚遂良先生书丹的《伊阙佛龛碑》;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的“摩崖三佛龛”;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卢舍那大佛等一尊尊精美绝伦的造像,一处处古老深邃的洞窟,无不凝聚着老祖宗的智慧与心血。
游览完伊河西岸的石窟,已是黄昏时分,老知青已无暇前往伊河东岸游览,留下小小的遗憾。此时,正准备从大卢舍那像龛离去的老梁我忍不住再次回头望去,那尊身披霞光,以武则天本尊容貌仪态雕刻而成的卢舍那大佛更加的雍容大度、气宇非凡。大佛丰满圆润的脸庞上,弯如新月的眼眉下,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露出祥和的微笑,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人,令人敬而不畏。
待老知青返回住地,已然夜幕降临,又到了饭点了。中午刚吃完“大餐”,晚餐就简单点吧。老知青就近选择了一家老字号锅贴店。焦黄酥脆、皮薄馅大的锅贴加上免费的小米粥,吃的那叫一个舒坦。
由于明天吕氏姐妹就要与大家分手,先行返家了,老知青们还真有些依依不舍,聊了很多,很晚。
行程:南阳市→洛阳市
里程:214公里
景点:洛阳龙门石窟(5A)
住宿:地热宾馆(标间108元/间)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龙门大桥,拱洞上方“龙门”二字由陈毅元帅题写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横跨伊河两岸的“龙门大桥”。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伊河东岸“香山寺”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窟前的力士造像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石窟前本无路。乾隆年间,当地士绅方先生出资修炼这条石板路。百姓为感谢先生义举,刻碑颂之。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先生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 》。该碑高288厘米,宽190厘米,是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先生唐楷书之最大碑刻。珍品中的珍品。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北宋代道教哲理大师,著名隐士陈抟所书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字卷碑。碑高68厘米,横长200厘米。“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句话是赞颂道家始祖老子的。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摩崖三佛龛:龛中供七尊造像,三尊坐佛,四尊立佛。这是一处开凿于武周时期的洞窟,但因武则天政权的结束而中断。中间主佛弥勒佛,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是名副其实的半成品。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大卢舍那像龛: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意为光明遍照。造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窟顶有着精美的壁画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禹王池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老知青自驾游(三十六、河南洛阳之龙门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