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自驾游(三十一、湖北之恩施)

标签:
旅游美食摄影杂谈自驾 |
分类: 游记 |
D32(2023年9月12日)小雨转中雨



精致雕琢的木窗框,中间镶嵌着一些动物的图样,体现了土家族古老的智慧。您猜猜这是些什么动物。


在建筑的屋檐,屋脊,有许许多多造型奇特,风格各异的动物装饰,这处房脊上的仙,有点意思吧。






“古城四百八十镇,多少房舍烟雨中”(濯水古镇)
昨夜,下了小半宿的雨。早晨起来,窗外的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整座古镇都笼罩在雨雾之中。街面上,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别无他声,一切都已回归自然。
吃罢早饭,老知青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濯水古镇。当大通车驶离古镇来到阿蓬江边时,老梁我回首望去,烟雨中的古镇、廊桥若隐若现,美奂至极。此情此景不由老梁我想起了唐朝大诗人杜牧告的那首“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 著名别诗篇。再见啦,濯水古镇!再见啦,大美重庆!
大通车在武陵山区的雨幕中穿行。时间不大,就进入了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该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施恩州于1983年建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


恩施
恩施州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虽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大约十时许,大通车驶进了恩施州的首府——恩施市。恩施市是恩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
进入城区,车窗外的雨还在下,且毫无停的意思。来恩施之前做了功课,据说当地最具特色,最传统的吃食当属“合渣”。为此,老知青选择了
一家距网红“合渣”店不远的酒店下榻。安排好住的地方,老知青即冒雨奔“合渣”而去。


恩施美食“合渣”
虽说雨还在下,可这家叫“张关合渣”的店铺依旧人满为患,座无虚席。看来,好这口的人还真不少。
合渣,又称“懒豆腐”,是鄂西南地区土家族、汉族混居地区的家常菜。鄂西南地区的土家族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据说,大山里的土家中小学生每餐几乎只有一饭一菜。饭是苞谷饭,菜就是合渣。因此,可以说,土家孩子都是喝着“合渣”长大的。由此可见“合渣”在土家的重要性。
合渣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就是将泡好的黄豆用磨推成豆浆煮沸,再放入萝卜青菜即成。可老梁我总觉得合渣就是大家常见的豆腐渣。
老知青即将就餐的这家叫"张关合渣”的店铺因宣恩“张关镇”而得名,以该镇黄老太独创的“合渣”火锅而出名。而合渣火锅就是将合渣与猪肉或仔鸡等食材一起放入火锅中。食之,软嫩鲜香,豆香浓郁。
“合渣”虽然味美。但老梁我更感兴趣的是,这家店铺的经营之法。来这家店就餐的食客,特别是外地食客,百分百是冲“合渣”来的。不过,您若想吃到正宗的“合渣”就得按店里的规矩交银子。规矩是两人以下必需点一份主菜(砂锅或干锅),合渣锅和小菜(包括凉菜、小炒)、主食无限量免费供应。然后按您所点主菜价格,按人头收银子,最低标准每人45元。
恩施土司城“九进堂”大门。中间为虎门(土家族崇尚虎),左侧为“哭来门”,右侧为“笑来门”,意寓:从生到死。虎门上方的土家徽记,由书、剑、犁图案组成。意寓土家族崇文尚武,重农耕的思想。 恩施土司城是我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恩施“土司城”与彭水“九黎城”有异曲同工之处,两处“城”都属于当代建筑(土司城史建于1998年;九黎城始建于2015年);都是依山就势而建,步步登高;土司城有“九进堂”,九黎城有“九道门”。所不同的是,土司城宣扬和传承的是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九黎城宣扬和传承的是苗族的历史与文化。
土家族历史悠久。据说,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迁居到湘鄂川黔的武陵地区,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土家族称自己为“土家”称汉人为"客家"。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由中央王朝任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老知青冒雨进入土司城,开启了探寻、了解土家族历史与文化之旅。进入正在修葺的土司城城门不远,既是祭祀土家族祖先的廪(音凛)君祠。廪君姓巴,名务相,为巴人(土家族先人)开疆扩土立下丰功伟业,被族人奉为廪君(王者)。廪君坐化升天,化为白虎。后世子孙为怀念巴务相建邦立国之功德功德,建祠立像祭祀之。
拜谒了土家族先祖,老知青继续冒雨前行。转过山脚,眼前视野豁然开朗,“九进堂”到了。
“九进堂”,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小朝廷,土司城的的核心部分。九进堂依山就势而建,由低向高递进,九重九进,故称“九进堂”。该堂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


俯瞰“九进堂”全面
走进九进堂就就如同走进封建土司制度的百科全书,令人大开眼界,大长学问。九进堂与封建王朝时的衙署有些相似,既前朝后寝格局。说白了,就是前四进办公事,后五进办私事。
在参观游览中,老梁我发现大雨天儿游览“九进堂”真是个正确的选择。由于“九进堂”各进院子均有回廊连接,在此游览,可免雨淋之苦。
老知青沿膛中回廊左盘右转,最终来到“九进堂”的最高点“白虎亭”。凭栏俯瞰,亭台楼角、屋檐飞爪、凹凸上下、错落有致,尽显“九进堂”之雄奇、雄伟和堂皇。
恩施“女儿城”
老知青抵达“女儿城”时已是夜幕降临。只见夜色、雨幕中的“女儿城”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见此情此景,老梁我不由感叹:现如今,甭管您是作何营生,一旦成为网红,必定人满为患。即便是垃圾、狗屎也会有无数人为之点赞。难道这就是从众心理。众人都说好的地方、东西、吃食,明明自己不喜欢,也要说好, 生怕自己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说实话,老梁我要知道“女儿城”这个四A级景点,就是一座商业城,真的还不如在酒店睡觉来得好。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先逛逛,顺便把晚饭吃了。老知青找到一家面馆,看了看,价格还算公道,就是食客太多,需自己找座,自己端面,整个一个“自助餐”啊。
吃完面,秋雨中的老知青顿时暖和了许多。不过,老知青对这做2013年开城的“女儿城”都不太感兴趣,还是打道回府为上策。明天,老知青将要前往恩施第一景点“恩施大峡谷”,今晚还是早点歇了吧。
夜深了,雨还在下,但愿明个儿是个好天。
行程:濯水古镇→黔江区→恩施市
里程:265公里
景点:土司城(4A)、女儿城(4A)
清江江畔恩施城
恩施“土司城”
九进堂

山崖上的土家保护神
虔诚的土家女,她在想什么

精致雕琢的木窗框,中间镶嵌着一些动物的图样,体现了土家族古老的智慧。您猜猜这是些什么动物。
戏楼

精美石雕,两侧为虎,中间龙凤。

在建筑的屋檐,屋脊,有许许多多造型奇特,风格各异的动物装饰,这处房脊上的仙,有点意思吧。
“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下的水槽有聚财之意。

土司城四周的城墙

这处房脊上的小动物叫什么?
这一餐够丰盛吧,上图恩施美食“合渣”


三桥合一(濯水古镇)

这处景观还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