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财经 |
分类: 爱说财经 |
这两年租车市场相当火爆,什么易到用车,AA租车,一些互联网企业纷纷没节操的杀入,让你几百块钱就能搞个奔驰奥迪,伺候你一整天。倍儿有面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这种带司机的专车服务,市场大了,抢食的也就越来越多,BAT三家中国顶级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战局,阿里搞了一号专车,腾讯弄了U优打车,百度跟易到用车联手搞了百度专车,生把打车软件的战火,延伸到了商务租车领域,就连美国的商务租车鼻祖Uber(乌倍儿),也迫不及待的跳到了中国,正等着大家甩开腮帮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出租车公司一定在画个圈圈诅咒他们,这分明就是来抢生意的!

不知道是诅咒真的灵验了,还是有人去打了小报告,总之上面出手了,北京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发通知告诉大家,不申报就运营属于违规,私家车更不能搞租赁经营,你们这些互联网公司,明目张胆的搞黑车运营,当我交警是假的啊!
这个政策可完全达到了商务租车企业的痛点,目前商务租车公司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车市公司的,雇司机开出去拉活;二是私家车主将车辆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然后通过签约赚分成或者工资。现在阿里巴巴投资的一号专车属于第一种模式,而已经自己做出规模的易到用车则采用第二种方式。然而无论哪种模式,他们都只是有租车资格,并没有客运经营资质。换句话说,车租出去是可以的,但车上要带着司机给您拉活,这就是违规了。
据说商务租车市场已经形成4000亿的蛋糕,而且模式相当清晰,远比去搞个打车软件,血拼20亿屁都没见着强多了,还能帮助互联网大佬们实现O2O的真正梦想,所以这两年同志们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别管有没有资质,先干了再说,这就是互联网的底线和节操,也可以说是立足之本,据说有的公司为了对付交警,还准备一整套应对措施,什么先把车开到停车场,然后怎么说,怎么办,都是有规范的。老实说,商务租车在交警眼里跟黑车没什么分别,什么互联网平台,什么大数据管理,什么后端线上支付,那都只跟商业模式有关,而与法规无关。而商业模式领先与法律法规,这应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原来我们是因为管不好,所以叫他黑车,如今有人能管好了,这法规是否也要根上时代呢?当然这个我们说了不算,我们只知道存在即合理。
或许监管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也没想掐死你,也知道掐不死你,只是想吓唬一下,然后你交点保护费,他给你发个牌照,最后也就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