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保障性住房商品房遮羞布齐俊杰股票 |
分类: 经济大势 |
政府反复的调整房地产的政策导向,并屡屡指出高房价,以平息百姓的舆论压力,为什么政府这次这么顺应民意调整政策呢?第一自然是房价高的离谱,第二则是一个更深的原因,就是政府这几年几乎该干的都没干。他正在为自己的失职转移矛盾,所以打造了无数个奸商的形象,把高房价的帽子完全扣在了开发商和投机客的头上。
其实想想,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投机客推高房价,至少说明了一点就是市场选择,有需求才有高价格,别管这个需求是否是畸形的。那作为商品房市场,本来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混乱呢?
房地产市场应该分成两块,这是所有媒体讨论这么多都没有说清楚的,而在专家里也只有陈淮一个人分清了这个问题,房地产应该分成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就是典型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应该像建设公路铁路,公园机场一样,用公共财政支出解决的一般老百姓住房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商品房了,是给有一定资金储备的人追求更好的生活准备的。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为房地产领域的奢侈品,卖的再贵只要有人买,你就不应该管,政府该做好的就是盖好你的保障性住房,把房子廉价出租给买不起房子的老百姓,让所有人居者有其屋,这是你政府的责任。
然而在一次房改之后,我们先弄出了个经济适用房,美其名曰保障性住房,结果盖出了300多平米,并通过一系列的暗箱操作卖给了不需要房子住的有钱人,而老百姓想排个并不便宜的号,难于上青天,一下子这个顶着保障性住房光环的经济适用房成为了一些有关系高收入人的敛财工具。经济适用房也在大量流失后彻底变成了商品房的属性,直到近两年才开始限制买卖。而限制的条件并没有阻挡经济适用房对于保障性住房来讲鸡肋的特性。
把本属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全部赶进了商品房市场,于是商品房市场需求爆棚,金字塔形的需求底部是最大的,而商品房应该是金字塔的上半部分甚至还略少,把底下的需求往上赶,房价不涨才怪,老百姓也是人也要住房,于是几代人攒钱买一套房,而买不起房的人就骂,一时间商品房的高房价成为了风口浪尖。政府这时候站出来说,对你们这帮奸商,把房子给我降下来,要不不给你土地,然后对于本来能买的起商品房的人来说,你们这些投机倒把的人,不许你们买房了。对于老百姓说你们再忍忍,看我已经替你们说话了。而对于自己犯的错误却只字未提。
中国今年将有580万套左右的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可见政府一方面在把矛盾引向另一个方向,另一方面加紧弥补自己的错误,但580万套撑死解决1500万人的住房问题,按照这样的速度让在城市中的人居者有其屋要20年的时间(5-6亿城市人口,有一半要靠保障性住房)。以这样的速度和力度纠正自己的错误,很明显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调控商品房本来就是个错误,是在给自己的错误转移矛盾,换句话说真正解决高房价的问题一定要把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分开。政府就是要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解决好,而商品房就应该成为一个改善性住房的地位。高房价分怎么看,保障性住房高房价坚决不行,商品房特别是高端商品房,价格高不高还是应该市场说了算。
所以一个非常清楚地思路,解决现在的高房价,第一就是降低资金杠杆,对银行信贷下手,这个政府已经干了,第二就是征收二套房以上的房产税,增加炒房的持有成本。没办法毕竟房价已经这么高了,必须先给房地产市场降降温。第三才是最关键的,快速把保障性住房建好,另外可以在现在的商品房中政府购买一些,以快速扩大保障性住房范围。而且保障性住房一定以租为主,这样才能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否则买卖必然带来收益,而收益让腐败产生。这三点做好,高房价就会降温,让保障性房的需求推出商品房市场,这样才能实现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并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的梦想。这么来看,现在至少政府还有两项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