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将在5年内崩盘

(2010-04-07 21:26:22)
标签:

齐俊杰

房价

均价

大龙地产

刚性

北京

房产

房价将在5年内崩盘

房价又涨了,“清明档”期房均价成交均价25010元/平米,同比涨128.46%。昨日,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排名,东钓鱼台家园以81105元/平米的成交均价继续蝉联预售项目榜首,排名二、三位的新燕都家园和瑞城中心,成交均价也都突破了7万元大关。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中,二手房市场依然活跃。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数据,今年3天小长假中,成交量同比上涨50.6%。市场延续了3月份炒作气氛浓郁,商品房市场供应依然紧张。在3月底开盘的项目中,通州的商品房部分项目已接近3万,珠江拉维小镇的房价从3月16日的1.68万元/平米上涨到3月26日的1.85万元/平米,到了3月30日调高到2.5万元/平米。此外,京贸国际城、世纪星城、K2海棠湾、天时名苑等项目也已经纷纷接近2.5万元/平米。在3月开盘的东四环美利山的房价为2.3万元/平米;朝阳区的北京新天地和远洋天地的次新房价格目前分别为2万元/平米和2.4万元/平米;大兴区的顺驰领海目前售价为2.6万元/平米,大兴鸿坤理想城目前的售价为2.35万元/平米,而城区万年花城和富卓苑的次新房价格为2.2万-2.3万元/平米。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已经疯狂了,起码北京上海广州已经疯了,疯的没边,在北京一个月赚2万块钱,不吃不喝一年24万,交完税剩20万左右,奋斗10年买不起一套通州的房子,离市区20公里以上,而且天天堵车月月堵车,这只是一个假设一个反差极大的假设,一个月赚2万的要到国贸上班,除非挤地铁否则至少开车1个小时以上。一个城市的高收入者要是买了房子就过上了解放前的日子,这就是房子,房子正在吞噬全社会的幸福。试问一下在北京上海广州,有多少人能赚到2万以上呢?反正我差的很远。

我们都在为开发商奋斗,都在为地方政府奋斗,都成了土地财政的牺牲品。我们不吃不喝不消费只为一套房子,一个睡觉的地方。当然你会说刚性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人买房置地的消费习惯这是推高房价的理由,这些我也提过,不过是在金融危机中,但现在变了,在地王拉升地价完成最后一波对房价的冲击之后,我改变了看法,刚性需求是个伪命题,刚性需求要建立在买的起的基础上,我们现在透支了三代人的购买力,却买不起的房子,我们想刚也刚不起来了。

现在企业用工已经出现紧缺,城市打工已经不再有这么大的诱惑力,在经济学上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农村劳动力已经不再热衷于转移向城市。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届时社会将不可能再有10%这样的增长速度,能有3-5%就已经不错了。当人民币完成新一轮升值后,房地产也就失去了最后一个炒作题材。

最近新华社6篇评论痛批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说明什么,新华社是谁的喉舌,显然党已经注意到了,你地方政府卖土地赚钱吃香的喝辣的,推高了房价让我中央政府背。这赔钱的买卖当我党缺心眼啊,通过新华社喊话,你们地方政府不要再自己抬高地价,推高房价。否则我就要出手了。比如最近的大龙地产案。大家想想,央企已经退出了拿地市场,如果土地财政全部上缴由中央政府统一划拨会怎么样,地方政府也就完全失去了卖地的动力。

另外,增加供给,公租屋大量供应,引导开发商开发公租屋收取租金,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大量宣传公租让老百姓明白,你买一个房子只不过获得了70年的产权,理论上只是租了个70年的房子而已,如果租公租屋,不但不用花那么多钱,国家也不驱逐你,这样老百姓自然有了安全感。另一个方面就是大量收取2套房以上的物业税,增加持有成本打击炒房,有人说那能不能把房子过户给亲属,呵呵,你试试,几百万的房子过户,大部分不闹个妻离子散家庭纠纷不算完事。而这一切国家目前已经在着手了,只是需要时间,未来两年这些政策都会落实。

最后说说心态,炒股的都说,一旦大家都看涨那么就该跌了,现在房地产呢?社会的最底层都知道房价肯定涨。大爷大妈都知道房子是好东西,这难道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号吗?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有大量的理由说房子肯定能涨,只是基于一致性预期,就像当时的日本,日本东京的房价能买下美国一个州,日本人敢去买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现在看是多么的可笑,我们现在呢,五年以后也许我们也会嘲笑自己,懊悔自己没有逃掉房子的大顶。所以我说,最迟五年房子崩盘,房价从核心城市的周边开始下跌,想卖房是卖不出去的,只能出租,这时租房价格就会大幅下跌,租房如此便宜又有谁会再买房呢?一个恶性的循环在房价中间蔓延。而房地产还是会发展的,因为有眼光的开发商将转战商业地产和公租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