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政部报告,想掩盖关键问题

(2009-06-19 20:58:09)
标签:

个税

纳税人

中产阶级

税制

月薪

中国

财经

报告称,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始终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受惠多的也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少。比如将扣除标准提高至3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税负只能减少100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税负减少350元/月;将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受惠175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1050元/月;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0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仍然只受惠175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2800元/月。

=================================================================

以上是财政部的一份个税报告,号称个税免征点将做出适时调整,至于什么时候调整没提,之后又给出了一系列数字,就是上面那一段,号称调高个税将使高收入者更得利,反而损害低收入者的利益。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上面的数字比较似乎有点缺心眼,他计算的是缴纳个税的绝对数额,当然提高个税免征点后,高收入者少缴的会多一些,因为人家基数还大呢,而且我们忽视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你的税制累进是不是有了问题,我们看到现在的税制划分在5000元档分歧最大,5000元和20000元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不意味着一类收入人群吧,换句话说,这两个收入即使在大都市也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之后的税制累进都是相差20000元,每个月多挣20000元,意味着每年增加24万的收入,这个也是千差万别,特别是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每年多出的24万将意味着生活质量截然不同。

有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内需不振并不是老百姓不愿意花钱消费,而是中国的老百姓太穷的问题,针对一个每月5000元的收入还要给予20%的税率,真的让人难以理解,也许这个5000元在地级城市,算是高薪,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这个收入也许只能保证最低生活标准(租房成本差异较大)。因此,我说中国的个税问题,绝对不是上调免征点这么简单,应该仔细根据当前情况考虑一下税阶了,对于高收入给予重税,低收入者不交税甚至反税都是应该考虑的。从现在奢侈品在中国如此畅销的现状就可以说明对于这一点我们是缺失的。

税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奖惩,鼓励什么就对其免税,防范什么就苛以重税,财政税收是调节收入的最主要利器,我们的目的绝对不是创造富豪,更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扩大中产阶级阶层范围,让更多的人有钱消费,有目的的消费,持续的消费。这才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要忘了美国的教训,自打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与遗产税的减免,让美国的中产阶级缩水,最后形成了富豪消费欲望不足,而普通居民盲目借贷消费,真正有能力消费,健康消费的中产阶级萎缩才是美国需要不断刺激资产泡沫的最主要原因。我国要实行经济模式转型,要从外需主导转变为内需拉动,必须迈出保护中产阶级利益的关键一步。

虽然这对于制定法律的高收入阶层有些困难,毕竟有谁想放弃自己利益去照顾别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