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何总是忽悠市场
(2008-12-22 19:47:20)
标签:
财经经济忽悠存贷款基准利率日本 |
为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央行果然又降息了,这是中国政府惯用的伎俩,先是央行向市场释放信号,央票利率下降,当市场产生预期的时候,周边连续降息,而我们的央行行长站出来说利率是合适的,观察利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后,过一个周末猛然间宣布降息。这套已经使了至少4次了,因此,我在前两天就说过,降息只是迟早的事情。这个几乎没有悬念,别听官员的忽悠。我想中国官员历来言不由衷的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是消除预期,让降息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而第二可能是方案正在上报,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批准下来。
总之在现在的情况下,虽然降息但是起的作用将不会太大。银行惜贷的情绪只会越来越高涨,造成实际利率会比名义利率高不少。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虽然从货币政策上放松,但是不会有多少货币真正的流通到市场至上。所以说,刺激内需还要多看看财政政策的力度有多大,范围有多广,而且我们的政策一定要有连续性,不要像日本那样加息减息,扰乱市场行为,即使降到了0利率,老百姓还是不投资不消费。所以日本才出现了自90年代以来的低增长或者干脆说是通货紧缩。
另外,我们还要强调必须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让老百姓切实感到富裕,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如果这个能做好,将利于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未来将要有这样一个经济链条,保障系统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老百姓敢于消费,使得需求上升,需求上升让供给增加,供给增加促进就业,就业后老百姓将支付更多的保障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