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好于预期,警惕房地产危机

(2008-09-10 18:45:53)
标签:

房产

财经

房地产晰

cpi

老百姓

日本

股票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4.9%,这个数字好于市场预期,昨天看到所有的网站预测cpi都在5%左右。而ppi涨幅也明显放缓。而随着石油价格的回落,和大宗商品的回落,国内的ppi和cpi都会继续走稳,估计不久就能实现双降。
倒是经济增长比较令人担忧,不知道能够增长到什么位置,8%、9%还是能维持在10%以上,但总体来说,这个增长率较全国来讲还是比较快的,如果就自身比较,我国的损失也不算小了。
我相信,接下来国家会全力保障经济增长。毕竟不应该为了控制物价而使得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原因就是,始终保持高增长的经济,对于宏观的调控空间比较大,我们最害怕的是滞胀,经济停滞而通胀横行,日本在90年代初就折在了房地产上面,引起了近20年的滞胀,直到今天都没有缓过来,如果不是它陷入滞胀之前,就已经达到了20000美元的人均gdp,日本的今天不会有这样的经济地位。
我们现在房地产的价格正处在一个风口浪尖上,三亿农民要进城,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从长期的趋势上,房地产的需求会不断地增加,价格也会长期上涨。但是现在通过行政手段,货币手段强制性的收缩资金,用外力迫使资金链断裂。其实这样做是相当危险的。为什么呢?老百姓买房子有两种属性,一个是实用性,就是居住,另一个就是投资。而对于这么贵重的商品来说,任何一个老百姓买房都会慎之又慎,因为购买这样的一个商品,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这就要求每个老百姓都要慎之又慎。因此,如果房价要是开始下跌,首先是投资的属性消失了。那么老百姓就希望能用同样的价格买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房子,这样看,每个老百姓都会无止境的等下去,除非房价再创新高。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悖论。所以现在,退房、观望的气氛才在市场中蔓延。地产商呢?大不了老子不干了,破产,请注意我们的地产商都是有限公司,也就是就公司资产承担有限责任。地产商早已经是富得流油了,大可退休不干,足够几辈子吃喝玩乐了。而公司资金链断裂,早已没有了现金,所能抵押的就剩下一堆没有人要的烂尾楼,而楼价是不断下跌的。这个时候这些烂尾楼被银行收走,然后发生的事情就是每年都出现资产缩水。坏账率逐步提高,最后国家看到没有办法,否则银行就要有问题了,就像美国一样,救市吧。多发货币,充抵不良资产,由于现金流大了,银行的压力自然减轻,危机得到缓解。那现金流大了是怎么回事,就是进出银行体系的资金开始增多,也就是流动性增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如果这个局面出现,地产商只是没有赚到更多的钱,银行经历了一场危机元气大伤,国家大量发放货币,货币贬值,老百姓呢?买得起房了么?当然不是,反而他们一生的积蓄存在银行里出现了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了,生活质量下降。
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居者拥有其屋,更何况在我们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住房到任何时候都是稀有商品,而稀有就意味着溢价的能力,因此住房的价格并不是取决于成本的,而是取决于社会财富的不同标准。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现在的高考,分数线不是取决于所有科目及格,而是取决于学校要招多少学生,和本次考试学生普遍考了多少分。简单来说,就是要想买房人得和人比,而不是去看成本。
当然,这里我不是说为富不仁,况且我也是穷人,也希望居者有其屋,但我必须实事求是地说出客观的东西,而国家要想缓解这样的矛盾,必须加大保障投入,加大对廉租房、对两限房对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当我们这些住房的比例都达到了世界的标准比例的时候,商品房涨价的压力自然会轻。毕竟让老百姓不买房而压低房价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解决住房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多盖几座楼盘,而现在显然是让房地产商开始收缩,少盖楼盘,而制造恐怖气氛压制需求,不疏止堵,早晚酿成大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