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与简评20080701
(2008-07-01 20:46:46)
标签:
爱在中国行经济财经gdp顺差贾法里中国 |
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林兆木发言时预测,预计今年GDP增长率在10%左右,属于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正常调整,也仍在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9~10%)的区间。据有关机构估算:5.12 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7,000 亿元,影响今年四川省GDP增长率下降5 个百分点,影响全国GDP 增长率下降1 个百分点;由于灾后重建扩大投资拉动GDP 增长约0.5 个百点,抵消后汶川大地震影响全国GDP 增长率约下降0.5 个百分点[因此高增长仍然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形态,也是最大基本面]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表示,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比1998 年更困难一些,现在发生滞胀的可能性在上升,应当更加警惕和防止滞胀。1998 年通胀水平不高,只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但是现在一方面通货膨胀水平高,另一方面又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而外部风险方面,现在我们还面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动荡;石油价格的上升带来的石油危机和“粮荒”三大风险。他还表示,应该加息,并让人民币一步到位的升值。[看来理论界对待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仍然存有较大的分歧,但个人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人民币一步到位升值会出现大量热钱撤离的风险]
3、北京大学金融金衍生品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谭雅玲指出,人民币单边升值有很大风险,目前的汇率政策存在很大失误,政府要主动改变不利局面,“不要怕干预经济、汇率”。。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是货币升值造成的,从来没有因为货币贬值造成问题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单边升值有很大风险。”[这就使得人民币变成了无风险的投资品种,套利成为最安全的可能,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一错再错。对于股市也是一样,单边上涨和单边下跌都是金融市场脆弱的表现,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4、贾康认为,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自由流动的,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本应该是无阻碍、无壁垒流动,无论这个人到哪里,个人所得税应该按照他唯一的纳税号码,在向中央交税的同时,取得全社会统筹的社会保险待遇。“每个人的这一号码,既是纳税人号码又是
社会保障号码,这是我们理想的远景。[现在避税的都是富人,也使对税法的制定有话语权的人,因此财税政策不太可能让穷人满意]
5、通胀预期最直接的反应是:工人会要求增加工资,供货商会要求提价,而当工资和价格上升的时候,企业只好提高自己产品价格来转移成本上升,而当企业一旦提价,就强化社会下一步的通胀预期,为下一轮工资和成本上升埋下伏笔。[遗憾的是我们的新劳动法和工资指导线正将这个问题推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6、伊朗媒体6 月28 日援引革命卫队总司令贾法里的话说,如果伊朗遭到攻击,革命卫将控制海湾地区原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贾法里说:“如果我们和来自地区以外的敌人发生对抗,对抗范围必将涉及石油领域。伊朗控制输油通道后,油价将大幅上涨,这是威慑敌人的因素之一。”[如果美伊战争打响,油价至少要到180美元,而这一事件的后果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将是毁灭性的。欧美国家获得了资源,将更加有底气,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比如我国的话语权,特别是能源话语权就将更少。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美伊战争是关键的关键。]
7、油价猛涨一方面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反美统一战线;一方面顺势大幅度提高美元利息,将石油涨价的代价化解成为资本回报,让石油美元回流华尔街;再一方面,使产油国成为全球公敌,伺机抓住他们的软肋。可谓一石三鸟。[油价的上涨,无疑受益的又是美国,而幕后推手也是美国。相信当美国真正决定要解决石油价格的时候,只需要转向强势美元政策,油价就会自然回落。]
8、今年来中国出口增幅明显放缓,引致外贸顺差由升转降的拐点出现,头五月顺差便跌了近9%。投资增幅表面稳定,实际增幅亦已稍降。至此三头马车中一头失效一头转弱,余下的消费一头虽仍旺盛,但这能否持久并抵销另两头的弱化,也不能盲目乐观。[我觉得我们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时候,进行经济转型。看着吧,财富效应被代替后,消费增长将受到抑制,出口肯定是完蛋了,也只能指望投资这驾马车了,但这辆车也已经缺了一个轮子,民间投资已经不可能增长,政府投资更多的体现在了灾后重建的问题上,对于全国的贡献不会太大]
9、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巨额的贸易顺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5 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达1.79696 万亿美元,其中5 月当月新增403 亿美元,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稳居全球第一。中国商务部更表示,由于长期的贸易顺差和热钱的加速流入,估计到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达到1.8 万亿美元,给中国控制流动性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呵呵,还有人要加快升值速度呢,也许我们到年底发现,我们的高增长完全被热钱的利息吃掉了,不知道经济学家是怎么想的]
10、而《人民日报》则援引刘世锦的话称,经济增长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比我们原先估计的还要多,影响还要大。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应因时因势而调整,既要防大起,也要防大落[当经济开始落下去的时候,不是你能够防的住的。很简单,一个股市都无法确保软着陆,难道宏观经济能那么听话么?请记住,无论是88年还是95年我们都没有成功软着陆的经验,95年后我们经济进入了通缩,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