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大宗交易兑价契约 |
今天市场很显也然是券商拉动的,而石化双雄(熊)下午也发飚拉升。对指数贡献也不小。共同作用下指数微微翻红,总算在3300点上方横住了,但可以说回补缺口已经成了趋势,必行之路。
昨天说了经济形势的展望,现在说一下中期环境,我们看到了石油和石化在目前的位置开始有机构吸筹了,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只有这两只大家伙企稳了,指数才会有所表现,整个市场才会活跃,我想这个信号至少已经说明了,现在大部分机构已经开始认同这一点位,只是不愿意盲目做多,也不愿意替他人抬轿,更不愿意因为拉升而引起市场抛压。
所以现在是积蓄力量的时候,至于何时爆发?我想我不知道,机构可能也不知道,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了,静观市场的变化。就像我们只知道巴菲特何时卖出中石油,而没有人注意到他何时买入一样。也许等到市场真的冷却下来,才会有真的机会。
再看一下这两家公司前一个月的持仓情况:
大家看到券基帐户的变化了么?
对于大小非的问题,一直在关注,但是这个问题非常的棘手,因为当时是有契约约定的,人家也是支付了兑价的,现在如果不让人家减持,也就违背了契约神圣的原则。而且也有损于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对于已经被炒得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赤裸裸的批判,也就等于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因此政府现在处于两难之中,现在政府想得恐怕是,如何能够让大小非不出来,而变成长期持有,但显然在这样一个下跌市之中,这种愿望只能是一种空想,大宗交易系统转让的政策可以用打草惊蛇来形容,让还处于观望的大小非股东想先卖出为宜。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政府的调控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很多股东已经对于政府的契约精神产生了怀疑,害怕会撕毁合同从而让全流通作罢。这时大小非就如潮水一般的涌出。再也无法控制。统计显示,5月份大小非减持数量不减反增,已经说明了问题。大家不妨想象一下,谁会在大宗交易平台接盘呢?接了盘又意欲何为呢?很显然是投机资金在这里以当天的跌停价接盘,然后在二级市场卖出,博取短期利差,如此算来市场的压力其实并没有减轻,反而可能更重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恐怕现在金融界都是个难题,要有更好的方法解决,也许可以得个诺贝尔奖了,呵呵。
总之,不给基金保障,不给机构资金以安全感的话,这些大家伙不可能甘愿抬脚,而大小非一旦出来必然将这些大机构死死套牢,因此这场博弈的温度正在白热化。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看裁判的水平。因为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级别上的比赛,大小非更像是裁判的亲戚。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还是优选公司,选择那些有行业壁垒业绩能够稳定增长,特别是产品转嫁能力强,能够抵御通胀的公司,以赢得长跑的胜利,短跑来看,似乎只有小非是赢家,而散户、机构、企业、国家都是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