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今天市场基本上企稳了,并不是说涨了多少,而是整个的内因外因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比如国外的市场已经在降息后找到了市场的平衡点,随着救市计划的展开,相信美股和港股都会有所反弹。而内因来看,人民日报已经发文表示政策支持市场反弹。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金融恐慌引发股市暴跌 我国面临风险和选择
美国总统布什18日要求实施金额为1400亿到150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但这一经济刺激计划未能减轻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截至这一天,纽约股市已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道琼斯指数更是跌到近10个月来的最低点。受投资者失望情绪的影响,21日亚太、欧洲及拉美地区股市全线大幅下挫,全球股市呈现"黑色星期一"的惨状,美国股市由于节假日停盘幸免于难。随着次贷问题的出现和不断恶化,全球股票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加之由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而引发的金融恐慌进一步扩散,给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对于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笔者认为,认知上的错觉是导致金融恐慌加剧的重要基础。换句话说,这场恐慌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是在投资者的信心和心理冲击下形成的。目前,对全球经济前景还需要观察和观望,过早确认美国经济衰退和西方金融危机,将不利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界的协调与应对,并且,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点,我们应高度关注和警惕。
美国经济尚未进入衰退
当前,对美国次贷问题和经济衰退的忧虑是导致近日股票市场暴跌的主要根源,但是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衰退,无论经济短期指标或长期指标,都显示美国经济是好坏参半,而不是全面衰落或收缩。从短期指标看,2007年11月的美国资本流入达到1499亿美元,高于当月贸易逆差数据,更高于前一个月的数据指标,这为美国经济带来十分利好的资金支持。另外,美国今年1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0.5,高于上月的75.5,也高于预期的74.5。上周在资本市场的悲观氛围中,投资和消费这两大板块的利好被严重忽略了。从长期指标看,现已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是4.9%,未来即使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美国经济在2007年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而非已经进入衰退期。
2007-2008年的美国经济环境同2001-2003年有相似之处。当年对美国经济衰退的争论,突出表现在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同判断上。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国经济并没有衰退,而是继续保持增长。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美元超低利率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没有出现,相反,从2004年开始的美元利率上行却刺激和带动了经济快速、稳定上升,并保持了美元投资信心,极大地缓解了美国经济结构矛盾和压力,使得2003年至2005年期间市场一直炒作的双赤字问题得以缓解。
然而,自2007年以来,伴随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恐慌,全球金融市场价格跌宕,美联储改变政策方向,顺势而为,下调美元利率以保护经济。在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严重扩散时,美国经济仍能保持4.9%的高增长,显示出美国经济具有极大的韧性和弹性。
欧洲经济自我调整乏力
欧洲经济脆弱乏力是其基本态势,并且受到来自美国经济,特别是其货币实力和政策的竞争。欧元区内部自身的机制和基础不稳,货币合作松松垮垮。再加上美国金融信贷危机的影响,更加表露出欧洲存在的问题和紧张心理。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不清晰度以及关联复杂性,导致欧元区金融资产价格、价值的扭曲十分突出。需要注意的是,欧洲的股票价格暴跌与美国股票价格暴跌具有实质性的差别。美国是主动调整。考虑到其总统竞选的时间因素,美国资产的价格一改以往上半年稳定、下半年波动的常态,变为上半年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下半年相对稳定和反弹。然而,欧元区和欧洲却没有或缺少自我调整,被动应对是导致其股票价格随之暴跌的主因
。因此,在未来两三年内,欧元区和欧洲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面临的风险和选择
面对外部世界巨大的波动和变数,我国面临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的挑战,必须仔细研究和应对价格变数与价值趋势。同时,我国也面临投资趋势与开放战略的挑战,"走出去"的方向将承受巨大压力和风险。我们必须理性、理智、智慧地应对,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能被外国舆论及其战略策略所迷惑,应客观认识自我发展阶段和特色需求,不要盲目乐观和盲从接受,要把握机会,看清风险,迎接挑战。
转载完!
可见政策上已经不支持市场下跌,这就是机构等待的契机出现,后市可以仍然预期反弹,这点相信不用解释了,两年的牛市哪次调整前不是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政策,哪一次反弹不是政府发出心声!
市场契机出现下面就是技术操作问题了,其实两天的暴跌后很简单就能找到市场强势的股票,大盘在下跌的时候不跌的就是强势股,那我想这些强势股非农业板块莫数。在这里大家可以密切关注,北大荒和国投中鲁这两只股票。他俩不但抗跌而且已经走出了很好的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