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投资哲理
一、不要相信各种理论。多少世纪以前,人们听到公鸡叫后太阳升起,于是认为太阳之所以升起是由于公鸡打鸣。今天,鸡叫如故。但是每天为解释股市上涨的原因及华尔街产生影响的新论点,却总让人困惑不已。比如:某一会议赢得大酒杯奖啦,日本人不高兴啦,某种趋势线被阻断啦,"每当我听到此类理论。我总是想起那打鸣的公鸡"。
二、不要相信专家意见。专家们不能预测到任何东西。虽然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我却不信谁能用金融规律来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
三、不要相信数学分析。"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对于那些受到呆板的数量分析训练的人,处处都会遇到不利因素,如果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的话,还不如用电脑算命。选择股票的决策不是通过数学做出的,你在股市上需要的全部数学知识是你上小学四年级就学会了的。
四、不要相信投资天赋。在股票选择方面,没有世袭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认为别人生来就是股票投资人,而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为悲剧性的天生缺陷。我的成长历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的摇篮上并没有吊着股票行情收录机,我长乳牙时也没有咬过股市交易记录单,这与人们所传贝利婴儿时期就会反弹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五、你的投资才能不是来源于华尔街的专家,你本身就具有这种才能。如果你运用你的才能,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你就能超过专家。
六、每支股票后面都有一家公司,了解公司在干什么!你得了解你拥有的(股票)和你为什么拥有它。"这只股票一定要涨"的说法并不可信。
七、拥有股票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要养得太多而管不过来。业余选股者大约有时间跟踪8-12个公司,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同一时间的投资组合不要超过5家公司。
八、当你读不懂某一公司的财务情况时,不要投资。股市的最大的亏损源于投资了在资产负债方面很糟糕的公司。先看资产负债表,搞清该公司是否有偿债能力,然后再投钱冒险。
九、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被冷落,不再增长的行业里的好公司总会是大赢家。
十、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他们赢利后再投资。
十一、公司经营的成功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和它的股票的成功不同步。从长远看,它们百分之百相关。这种不一致才是赚钱的关键,耐心和拥有成功的公司,终将得到厚报。
十二、如果你投资1000美元于一只股票,你最多损失1000美元,而且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你还有等到赚一万美元的机会。一般人可以集中投资于几个好的公司,基金管理人却不得不分散投资。股票的只数太多,你就会失去集中的优势,几只大赚的股票就足以使投资生涯有价值了。
十三、在全国的每一行业和地区,仔细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可以在职业投资者之前发现有增长前景的公司。
十四、股市下跌就象科罗拉多一月的暴风雪一样平常,如果你有准备,它并不能伤害你。下跌正是好机会,去捡那些慌忙逃离风暴的投资者丢下的廉价货。
十五、每人都有炒股赚钱的脑力,但不是每人都有这样的肚量。如果你动不动就闻风出逃,你不要碰股票,也不要买股票基金。
十六、事情是担心不完的。避开周末悲观,也不要理会股评人士大胆的最新预测。卖股票得是因为该公司的基本面变坏,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十七、没有人能预测利率、经济或股市未来的走向,抛开这样的预测,注意观察你已投资的公司究竟在发生什么事。
十八、你拥有优质公司的股份时,时间站在你的一边。你可以等待--即使你在前五年没买沃玛特,在下一个五年里,它仍然是很好的股票。当你买的是期权时,时间却站在了你的对面。
十九、如果你有买股票的肚量,但却没有时间也不想做家庭作业,你就投资证券互助基金好了。当然,这也要分散投资。你应该买几只不同的基金,它们的经理追求不同的投资风格:价值型、小型公司、大型公司等。投资六只相同风格的基金不叫分散投资。
二十、资本利得税惩罚的是那些频繁换基金的人。当你投资的一只或几只基金表现良好时,不要随意抛弃它们。要抓住它们不放。
基本原则:投资于你所熟悉的股票
林奇是善于挖掘“业绩”的投资者。即每只股票的选择都建立在对公司成长前景的良好期望上。这个期望来自于公司的“业绩”——公司计划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对公司越熟悉,就能更好的理解其经营情况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好“业绩”公司的机率就越大。因此林奇强烈提倡投资于你所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你能够理解的公司。林奇表示,在他的投资选择中,他认为 “汽车旅馆好过纤维光学”,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将你作为一个消费者、业余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三方面知识很好的平衡结合起来。
林奇不提倡将投资者局限于某一类型的股票。他的“业绩”方式,相反是鼓励投资于那些有多种理由能达到良好预期的的公司。通常他倾向于一些小型的、适度快速成长的、定价合理的公司。
投资之前应进行研究。林奇发现许多人买股票只凭借预感或是小道消息,而不做任何研究。通常这一类型的投资者都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寻找市场上谁是最好的咖啡生产商,然后在纸上计算谁的股票价格最便宜。
第二部分:寻找买点
虽然彼特·林奇选股着重于基本面并毫不留情的剔除弱势公司,他的一些基本原则在筛选判别中还是非常具实用价值的。我们的首次筛选会排除金融类股。彼得·林奇是个标准的金融股迷,而且在《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中,他提供了一系列银行类股的筛选方法。不过在我们讨论范围内得排除银行股,因为他们的资金运作很难同其它公司做比较。
如何买进?
找到一个好的公司,我们的投资战略还只成功了一半,如何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是成功的另一半。林奇在评定股票价值时,对公司盈利水平和资产评估两方面都很关注。盈利评估集中于考察企业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越高,公司价值越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股票价格的上扬。资产评估在决定一个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非常有指导意义。
仔细分析市盈率
公司潜在的盈利能力是决定公司价值的基础。有时候市场预期会比较超前,以至于以过高的预期高估股票价值,而市盈率则能时刻帮你检查股价是否存在泡沫。该指针比较股票现价与新近公布的每股盈利。一般而言,成长性高的股票允许有较高的市盈率,成长性差的股票市盈率就低。
市盈率如何与其历史平均水平纵向比较?通过研究市盈率在很长时期中的表现,我们应该对该指针的正常水平有个基本的判断能力。这方面的知识帮我们回避那些价格被过高估计的股票,或是适时警告我们:是该抛出这些股票的时候了。假设一个公司各方面都让人满意,但如果价格太高,我们还是应该回避。我们下一步的筛选在于目前市盈率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公司。这个原则相对严格,除了考察公司目前的价值水平,还要求五年的业绩正增长。
市盈率如何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这个比较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公司与整个行业相比股票价格上是否被低估,或至少有助于我们发现这只股票的定价是否与众不同?不同的原因是在于公司本身成长性差?还是股票价值被忽略?林奇认为最理想的是能够发现那些被市场忽略的公司——在某个垄断性强且进入壁垒高的行业占有一定份额。然后再从这些筛选结果里找出市盈率低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