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一样管理自己(1)
齐俊杰
一个人从默默无闻走向成功,需要不停的遇到坎坷,在不断的挫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能够快速的、高效的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呢?这就同企业运转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为了使企业高效健康的发展,我们通常会涉及几个方面的管理措施,如:员工激励、成本打压、预算管理、品牌建设等。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世界上先进、成熟的管理手段,先做用于自己身上,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高效的人。
一、
要企图改造别人,不如先改造自己。“如果没有成为顶尖的渴望,就不可能创造卓越的成就,那种渴望可能是——一个艺术家、运动员、科学家、一个平凡的父母或是一个生意人的抱负。”这是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的名言。不错的,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一领域花费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如果没有激励,只是浑沌的过着日子,那样成功的机会就会越来越渺茫。
你有没有在晚上睡去之前想到这一天都作了些什么,有没有获得更多的经验,有没有得到更多的金钱,有没有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有没有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你应该自责道:我又浪费了一天的光阴,我的成功机会减少了七千三百分之一(按照二十年计算)。我们这时不妨给自己一些惩罚措施,比如马上起来,读一个小时的书,看一个小时的报纸杂志,又或可以放弃一些非常想购买的东西,以增加痛楚感。必须形成一种习惯就是今天没有进步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是非常羞愧的。
相反,如果今天上了什么课程让我非常有收获,做了什么工作获得了领导的表扬,超额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小的奖励,如果奖励太小也可以累加到大,从而满足自己对某些物质的过分需求(不在生活必需品之列)。
人生是好是坏,不由命运来决定,而是由心态来决定,上述的心态。便是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用积极心态看事情,也可以用消极心态。但积极的心态激发潜能,消极的心态却抑制潜能。而积极的心态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必然形成积极的习惯,积极地习惯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二、
生活是需要成本的,正如企业的经营一样,当收入减去成本才是企业的利润。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命运除了有积极的心态和高效率的习惯外,另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积累了,这里我们先探讨一下第一桶金的积累。
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有着花不完的钱的,无论多大的企业都存在资金使用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破产并不是因为真的亏损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而资金链的断裂才是导致其无法维持的真正原因。因此作为企业必须小心谨慎的花每一分钱。
至于个人,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了,要进行创业,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是很充分的,但是启动资金才是问题的必要条件,很多个人就是因为启动资金的问题始终与创业无缘,只能一生遗憾。
个人初期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替人打工所获得,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挖掘必由之路,这就跟一个企业正常营业收入一样;而生活的开销则基本类似于企业的成本支出,那么,无非就是简单的两点:第一,扩大收入,不要仅局限薪资收入范围,一切可以挣到钱的地方都要想到,例如,如果工作不是很忙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再兼顾一份职业,是否可以利用手上的资源,像闲置房屋,空驶汽车等再获得一些收益,用所学知识发表一些见地文章这些都是一些不错的选择,总之在个人的主营业务外增加一点收入,但切不可影响本职工作,否则就有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之嫌;第二,降低成本,就是鼓励大家艰苦朴素,一是锻炼大家的好品格,即使在真正的创业中现金会是始终困扰你的问题,何不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呢,像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那些风光一时的企业巨人集团,亚细亚,秦池酒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忽略了成本和业务收入的关系。
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有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足够支撑创业的第一桶金,也有助于一个人在日后发展中的稳健,避免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艰苦朴素并不等于吝啬,有几点需要认识到: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总之,我们因该时刻对自己发问,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做,做了后对我产生什么利益,而我将付出什么,我的付出相对于收益是否值得,这是一个投资回报率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想不想做,因为人们往往想做的事情都是不正确的,都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用利益以及结果导向法让自己时刻处在紧张之中,虽然会让自己感到无穷的压力显得非常紧张,但是它却能让你养成高效的行为习惯,可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