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2008-02-05 15:28:28)
标签:

香港记录

怡和午炮

历史

文化

分类: 香港印象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在铜锣湾避风塘的岸边,有一处用铁栅栏围起的地盘,一门铁炮静卧在里面,炮台四周还围着绳索,旁侧有一只铜铃悬挂在铁架上,这就是香港著名而古老的怡和午炮。平日里,这门午炮用苫布遮盖着。每每经过总会看上几眼,不知有何典故在其中。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直到有一天,和朋友在铜锣湾一带散步,不知不觉间走到避风塘,此时已近正午。发现午炮旁围观了不少行人,一打听方知每日中午12点都要鸣放午炮,原来这午炮的“午”是如此含义。低头看表还差几分钟,这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听说因年代久远,怡和午炮的起源已经无从稽考,而鸣放午炮的习俗却由来已久,可追溯至香港开埠初期。午炮所在地是香港第一块公开拍卖的地段,当年叫做香港东角。英国的怡和公司于1841年投标获取,随后,怡和公司总部从澳门迁至香港。他们在这里兴建渣甸货仓和货运码头。当时为对付海盗,怡和自备有礼炮、武器和卫戍队,还设立了炮台。怡和老板的船只抵港离港的时候,都要例行鸣放礼炮欢迎或欢送。1946年后,怡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科目,就是在除夕的子夜时分鸣放礼炮,以辞旧迎新。

 

    对于为什么在正午时分鸣放礼炮,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这样记载:1950年的一天,怡和洋行的总经理罗拔渣甸爵士从英国返港,船只抢在了皇家海军军舰之前进入,如常鸣放最高礼遇的21响礼炮,没想到如此招摇却使一名英国海军高官大为不满,这位高官初到香港对鸣炮一事毫不知情,认为怡和只是商行,无权鸣放礼炮。故此他惩罚性地令怡和自当日起,每日正午鸣炮一声,作为报时之用。英国当局就此规定只准中午12时鸣炮,这个规定一直沿袭至今。
 

    现在放置在这里的午炮已经不是最早的那门炮。1941年12月,日本军队占据香港,沦陷期间,原有的大炮去向不明。光复后,英国皇家海军又送给怡和一门大炮以代替失踪的旧炮。由于这门可以发射6磅重炮弹的大炮威力过大,炮声过响,附近的居民在1961年间提出了投诉。水警只好撤走了原有大炮,以一门可以发射3磅重炮弹的速射炮取而代之,沿用到现在。

 

    伴随着怡和炮声,外国公司纷至沓来,香港这块宝地逐渐成为国际商人竟逐的目标,弹丸之地汇聚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种。怡和午炮也在这阵阵鸣放声中,见证了香港的兴衰沉浮的百年历史。

 

    现今的午炮还担负了为本港慈善机构筹募善款的责任,怡和旗下注册有“思健”的慈善组织,旨在提倡精神健康。任何人士或团体,只要捐赠了一定数额的善款,便可以亲自鸣放午炮,捐款者可获得一枚复制弹壳留念,获“午炮嘉宾”的人士还可以优惠价格在炮址举行酒会。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马上就要到12点了,一直守在炮台旁的那位瘦小慈祥的老先生先摇动了铜铃,“叮铃铃”8声铃响,寓意着上午工作时段的结束。然后,只见老人稳稳地步上台阶,熟练地操作午炮。

 

    我问身旁的路人放炮声音响不响?路人告诉我说,不用实弹,不太响。谁知话音未落,轰的一声巨响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炮响之后,老先生打开铁门,请周围的人们走进来参观,近距离地接触午炮。因为平日里炮台是不开放的,所以大家纷纷与上前抚摸午炮,细心观赏,摄影留念。老先生很热情很主动地邀请我们与他合影,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了。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操作午炮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与午炮为伴的铜铃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小朋友与放炮的老先生合影

 

怡和午炮的过去和现在

铜锣湾避风塘的景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