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到的香港老人院

(2007-12-07 17:16:20)
标签:

随笔/感悟

香港安老院

分类: 香港印象
 

我看到的香港老人院

 

    在香港奢华或简陋的楼群之间,在喧闹或僻静的不同地域之间,在公益或商业的广告招牌之间,总有一个特殊住所的名称会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安老院”。这些被称作“安老中心”、“护老之家”,或者叫做“专业安老院”、“老人护理院”的专业机构(以下统称安老院)遍布港岛、九龙、新界以及人气浓郁的香港离岛,就像是一家家不同特色的连锁店铺。

 

    过去,曾经参观过坐落在京郊的几个养老院,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齐全场地之宽敞让我印象深刻,甚至一时萌生将来到那里“安度晚年”的念头。

 

    而香港大部分安老院是不允许参观的,可能是拍惊扰了好静的老人。即便是“欢迎参观”也决不允许拍照,大概他们有着各自的经营绝技。我曾去过一家内地人经营的安老院,没想到一进门就有一种质疑和警惕的目光迎面袭来,感觉很是不悦。经过交流得知他们亦有难处,现如今银发事业竞争相当激烈,他们担心我是作为“同行”来打探底细的,即便知道了我的身份,也还是非常谨慎地讲些皮毛,不愿意过多地谈及他们的内部管理和经营情况。

 

    我怀着一种关注和好奇的复杂心情,有些冒失同时也小心翼翼地向所及的一些安老院提出参观请求,终被其中几家允许进入。就这样,我先后以“参观者”和“老人亲属”的名义走访了几家安老院,近距离地接触到生活在安老院里的香港老人和为他们服务的人,摸索到繁华并充满活力的大都市里一个“银色的角落”,虽然这个角落并没有被遗忘。

 

    香港的安老院主要有这样几种性质的运营,一是受政府资助,二是自负盈亏及非牟利,三是私营,四是合约。据说全港领有牌照的私营安老院已经接近600间,占据了6成以上的份额。

 

    早听说香港的老人院居住面积很小,可亲眼目睹的情景还是超乎我的想象。与北京的养老院不同,香港大部分安老院都坐落在人群相对集中的繁华地段。又由于香港住房紧张的原因,大多安老院见缝插针似地占据了很有限的地盘,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庭院,它可能就是一幢住宅楼中的一部分。

 

    我最先拜访的是一家有些规模的文化村专业护理安老院,在一座普通的楼房里辟出的一片天地,上下两层。安老院里整个布局清新明朗,房舍里的家什被安置得紧凑得体、井井有条。这里的“单间”窄小但设备齐全,房间面积大约4平米多一点,只够一人平躺的床铺占居了大部,液晶电视挂在睡床一端的墙壁上,每个房间里还配有电话但只能白天放在床头晚上移到地面,独立的卫生间刚刚能够站下一个人。

 

    其他几所安老院的格局大体相近,在楼中一层或二层百多平方米的大开间,一间间相对独立的床位被木板隔开,每一个床位占地面积大约只有4、5平米左右,隔板的高度与许多公司职员工作台的隔断相差无几,床边放置着小小的橱柜,隔板上的衣钩可以挂些杂物,房门大多用布帘替代。看到这样的住所,心中有些莫名地隐隐酸楚。

 

    安老院里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有公共卫生间、洗浴间、餐厅、开水房和治疗室等,供老人活动的场所安放几部简易的运动器械,大屏幕的彩电或悬在大厅高处或安放在娱乐室,宣传栏布置得花哨活泼,健康资料随手可取。档次高一些的安老院还有小小“后花园”,供老人们通风散步。整个安老院场地虽然小,但是该有的都有了敢想到的都想到了。

 

    安老院的收费标准差距也很大。有一份调查透露,目前香港私营安老院的大房间床位“全护理”月费在3500-10000港元之间,“半护理”月费在3000至6500港元之间,“自理”的月费由2000至6000港元;双人房的月费介于3000至18700港元;单人房月费由3000至24750港元不等。安老院收费的标准一是依据安老院的软硬件设置,二是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只需交纳食宿费和一般护理费,如果需要特殊照料的则会根据程度不同收取更多的费用,并按照老人入住后的健康状况及其改变,确定和调整照顾的级别和相应的收费标准。

 

    香港的安老院与国内一般养老院不同,主要职能不是“养”而是突出“护”,着重身心健康护理服务。所以许多同类的机构也称为“护老院”。以设有180个床位的安老院为例,一般需要配备30 多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包括专职护士、保健员和护理员,实行24小时专业护理,还要专聘注册医生,每周对安老院的老人进行巡视,特殊情形下做到随叫随到。老人自带的药物也须“上交”统一保管,由护理人员按时送药并督促老人服用。老人的亲属可以随时或预约前来探望。

 

    申请入院的资格是年满六十岁没有精神病及传染病的长者,但须证实确有需要接受住宿照顾。在院的老人年纪大多集中在七、八十岁,最大的90多岁,也曾有百岁老人从这里走进走出。据安老院的医护人员介绍,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超过10个小时,有时要随着钟表的时针转上整整一圈。这里的老人会像小孩子一样情绪变化无常,也会对医护人员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可能还会遇上个别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所以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广博的爱心。

 

    安老院的服务宗旨大同小异,那就是“以爱心服务长者”,体现“老有所属”的精神,以家庭式的温暖,医院式的护理,满足长者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使老人享受到周到的护理、医疗、膳宿及康体的群体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每家安老院还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出操作性极强的护理计划和服务细则。

 

    据特别行政区统计处《香港人口推算》的最新报告推算,30年后,香港人口可望达到857万,其中大约有226万名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6%,也就是说,大约每4个人中就会有1人在65岁或以上。港人的平均年龄亦将由2001年的36岁提高为2036年的46.1岁,老年抚养比率由2003年每1000人供养161人增至2033年的428人。这些数据足以反映出香港人口日趋老化。随之而来的是安老院将面临的供不应求。而且,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更多的老年人希望有更好的选择。

 

    面对香港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香港政府通过各项计划,为香港的长者提供多种社会服务及福利,其中就包括安老院舍照顾服务以及长者经济援助等措施,社会福利署还专门制定了《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和《安老院条例》,同时一些非政府机构也设有各种支持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各取所需,安享晚年。确有经济困难的老人会领取政府补贴,有些老人只需花很少的钱甚至无须支付分文即可入住安老院,政府直接或间接为超过75%的长者提供了资助。有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7年度,政府在自主院舍照顾宿位、社区照顾服务和其他为长者提供的支持服务方面的开支约29亿元。

 

    我看到,在安老院栖身的老人大都很平静,他们享受着与同龄人朝夕相处的默契,也承载着远离天伦之乐的孤独,享受着周到入微温馨细腻的临终关怀,也承载着银发世界里的拥挤和无奈。个中滋味谁知?走进一家家安老院,我倒觉得像是来到一所所特别的“老年医院”,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思考油然而生,并久久萦绕心头:这里应该是老人的临时住所或临时诊所,不应该成为他们的最后归宿。然而,相当一部分年迈的老人确要在这里蹒跚地走到人生的终点。 

 

我看到的香港老人院

在过街桥上乘凉的老人

 

我看到的香港老人院

文化村老人院的大堂

 

我看到的香港老人院

见缝插针安老院

 

我看到的香港老人院

离岛上安老院的老人们集体晒太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