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昔日总督府

(2007-11-16 16:40:05)
标签:

旅行/见闻

香港记录

香港礼宾府

总督府

分类: 香港印象
走进昔日总督府 
 

    早就听说,除了立法会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外,香港礼宾府也会每年两次敞开大门供市民参观,只是苦于信息捕捉不力,直到上周日(11月11日)才得以如愿。

   

    香港礼宾府的前身是“香港总督府”,始建于1851年,1855年正式启用,香港第四任总督宝宁爵士首位入住。直至1997年回归前,历任28位香港总督中,先后有25位以此地作为官邸和办公场所。现在礼宾府已经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官邸,亦是行政长官举办重要官方活动和接待来访宾客的场所。1995年香港礼宾府还被列为法定古迹,受《古物及古迹条例》保护。

 

    礼宾府位于港岛中环上亚厘毕道。开放之日,在通往礼宾府的各条小路上都张贴有“礼宾府入口”的中英文路标,用箭头标明行走路线,让你很容易地到达。

 

    走进香港礼宾府就像是走进了一所别致的花园,礼宾府也确被称为“礼宾府花园”。这里花圃造型别致,林间小路蜿蜒,杜鹃、石楠、龙船花、黄晶菊等各色花朵妩媚娇艳,争先竞放。茂盛的古树用自己仓健的躯体承载着绿色,向人们讲述着它见证的昨天和今日。这里的竹子与香港其他园林相比也显得更加挺拔,为院内增添了柔和与秀美。各种植物还被精心注明了名称产地和花期,又像是来到了植物园。迷人的景致让我不由放慢脚步细细欣赏。

 

走进昔日总督府

 

    香港礼宾府每年两次向公众开放,一般选择在花期最盛的春季和气爽宜人的晚秋。香港本来就是一个各路花神四季轮回的地方,无论何时总会有鲜花左右。不过听一位港人说,春天的礼宾府才是最美。

 

    除了公共活动必定到场的警员和民安队员外,院落中各个出口还有被称为“童军”的少年把守着。参观者井然有序,悠然自得,犹如在花园里游览散步。

 

    百多年间,香港礼宾府进行过多次改建,今日礼宾府已非最初总督府的面貌,它既保留了昔日英国传统特色,除主体的新古典风格外,还糅合了多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从一个角度反映出香港历史变迁。1891年,总督府加建了主楼带有宴会厅的新翼,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又加盖了中央高塔楼,于主建筑物和新翼之间挺立,表现出日式风格的精致与平实。

 

    外观米白色的小楼典雅气派,与花园式的庭院很是相配。我沿着台阶上行,朝着区旗飘扬的方向,随着参观的人流,走进了礼宾府的主楼。客厅的水晶灯饰使整大堂内充盈着柔和的光,台案上的小花和廊上的墨笔书法别致而潇洒,墙壁上几幅传统的扇形国画让我感到亲切。整个建筑设计尽显西方的豪华和中式的古雅。

 

走进昔日总督府

 

    礼宾府餐厅和宴会厅两门相对,水晶灯、壁炉、烛台、抽象派的油画作品把小小餐厅装点得温馨可人,宴会厅里更是布置得大方美观。门前分别摆放着1913年时的总督府饭厅和1915年时的总督府客厅两幅老照片。据说宴会厅每个月还会预留出3个周五,供香港的慈善、非牟利或公共团体举办公益活动,当然是要提前申请才可借用的。

 

    漫步在昔日的总督府,置身于今天的礼宾府,看到飘展的国旗和区旗,我感到融融爱国之情在身边环绕,对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分明写在张张笑脸上。

 

走进昔日总督府

餐厅

 

走进昔日总督府

 

走进昔日总督府

宴会厅

 

走进昔日总督府

礼宾府一角

 

走进昔日总督府

欢乐的参观者

 

    更多照片请看我的相册”之“昔日香港总督府走进昔日总督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