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路
问路-1
一日,和朋友约好准备到时代广场13层的特卖场搜罗一番。我们没走“食通天”的直达电梯,而是自信地上了商场内另一部电梯,听说也能到。
电梯启动后才觉得不对头,趁中途有人登梯时顺势向外望了一眼,窄窄的走道里很安静,偌大的商场偌大的楼,怎么好似暗道机关?这才反应过来,我们进入的是一部工作梯,而且此时间段不停13层,一时有些慌乱,赶紧向刚刚走进电梯身着工装的那位男士发问:“我们怎么能到特卖场?”
“到12层下,然后向左,再向右……”这位要上15层的男士边回答着,边把按钮选定在12层。看来,他像是这商场的工作人员,对大楼布局相当地熟悉,我们立马踏实很多。
没想到的是,他随我们一起在12层下了电梯,并告诉我们拐过去之后再上一层。楼道里堆放着一些杂物,看来逛商场的顾客绝不会跑到这里来的。我们连声应着,并观察着下面要走的路线。
没想到的是,他继续引导着我们向左拐,又向右拐,直拐到通往上一层的楼梯口。我俩舒了口气,赶忙道谢,准备径直向上。
没有想到的是,他又带着我们上了楼梯,越过摆放在走道里的一些桌椅、纸箱等杂物,帮我们打开一扇门。望去,里面好生热闹,衣物鞋帽买卖正酣,我们的位置正是特卖场的一角。
这位男士随即转身离去。望着他的背影,我俩异口同声,说这地儿还真不好找,说碰到这人可能是我们的幸运。

问路-2
看到一则消息,附近的“西边街”有一处小型展览。听说西边街很近,下班后无事,就一个人随意溜达着,按照“高人”指点的大致方位由西向东找寻而去。
每走过一个街道,我都认真核实街道名称,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很远,还是没有找到这个很近的街道。看来,不熟悉的地方总感觉像在迷宫。
路上也问了几个行人,都称不大清楚。只好贸然走进路边一座楼房。看来是一处办公场所,门口的大厅有一张专供接待的桌台,有人值班。
“请问西边街怎么走?”
值班员抬起头像是认真地思索:“好像在那边”他指了一个方向,又热情地用当地话说出好几个街名,意思是西边街跟这几个街都相距不远等等,越说我越糊涂也越没有信心:看来今天的参观要泡汤。
正说着,从大厅的电梯上下来一位先生,可能是他的同事。
“问路吗?”那位先生看我们说话的情景,主动过来搭讪。值班员把我的意思转达给这位先生。
这位先生带我走到大楼门口,朝我来的方向指去:往西走,过几个路口再朝左拐,找到一个警务所,就是你们大陆人说的公安局……
因为他说的是很生硬的普通话,总怕我听不明白,又叫那位值班员找来纸和笔,像模像样地画起“路线图”,边画着,边琢磨着,边解释着。
把那“引路的宝典”递给我后,他俩又出门指出了我该前往的大方向。
不就是问个路吗,真够认真的,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终于搞懂,我要找的西边街就在西区警署旁边,而西区警署就在我上班的办公楼旁边,推理——西边街就在办公楼旁边的旁边,隔窗可视。心里暗笑那些自以为是的同事,把眼皮底下的事情整得那么复杂!
道过谢,我折返回程,找到了那条街,找到了那个小小的展室,抢在闭馆前完成了参观的计划。

问路-3
朋友从广州来港,电话约我在尖沙嘴的香格里拉酒店碰面。
那还是头一次乘地铁去九龙。从铜锣湾出发,根据路标指引很顺利地抵达尖东站。下车走过长长的步行道,望着好几个地铁出口顿时有些发懵。
正好一位老先生从身边走过,忙打听道:老先生,去香格里拉该走那个出口呀?
老先生似乎并不清楚,然而他却带着我开始寻找,走到每个出口的标识牌前就挨着个地指点着,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终于还是老人家先找到了标有“香港九龙香格里拉酒店”字样的标识:“在这儿,就从这儿上去吧!”边指着上方的出口。说完,他向另一个出口走去。
其实,刚才慌乱中我是看过这张牌子的。有老人家“具体指导”,感觉就是不一样。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乘坐地铁,两个小姑娘硬是把我送到我要找的进站口,看着她们结伴儿远去,心生感激。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那么“负责到底”,可是他们做了。我因此感动。
我也有过问路碰钉子、遭奚落的经历,但这几次被感动的“问路”,我记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