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发 |
说说贺卡
圣诞节、元旦、春节,喜庆的节日一个挨一个,又到了收贺卡、送贺卡的时候了。
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识和习惯,与时俱进的社会又把这传统习俗发扬光大,人们在过节期间思念亲人、想念朋友、惦念同事,就着节日的喜庆互致问候,自是礼在情中,情在理中。如今,这过节也成了上下级融通情感和部门间加强联系的绝好契机。
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过节问候的花样也多了起来,除了拜访、送礼、聚会之外,还有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电子贺卡等等,可无论怎样变换翻新,送贺卡总是保留节目,舍不去,丢不开。
记得小时候过节总是自己做贺卡,用剪纸粘贴,用彩笔描画,然后写上几笔,送给同学,送给老师,虽然简单,但心意跃然其间。
现在的贺卡花样繁多,精致美观,设计别致,许多贺卡还很体贴地替送卡人编好了祝福词语,任你随意选择。
但是这送贺卡的“讲究”可不少。
按照送卡人的书写方式来分,主要有机打和手写两种。
机打自是把事先备好的姓名和文字用计算机套打出来,既工整美观,又省工省力省心,可以批量地产出,但同时也透出生硬,透出程序化。一般来说,大小领导都喜欢这种方式,当然大多是由别人代劳。
手写当然就要本人亲自动笔,或是钢笔或是圆珠笔,或用签字笔或用美工笔(但很少用毛笔了),或潦草或工整,或随意或刻意。相比机打,要多用些时间和心思,总比机打使人感觉诚意更浓。
按照送卡人书写的全部内容来分,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只在贺卡上落个款、签个名,这类贺卡多是成批发出,总让人感到诚意不足,收卡人基本上不作保留,常会在接到后的极短时间内随手转送给纸篓或垃圾箱。
第二类会把收卡人的名字写在上面,既有下款又有了上款,意义也就有所不同,似亲近了许多,但中间的问候却是借助贺卡现有的印刷祝语,千篇一律,还是显得用心不足。
第三类是上下款齐全,还要亲笔写下一两句问候话语,不同的收卡人或许会得到不同的祝福,虽简简单单,却真真切切,马上就有了一种不同的感觉,自会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现在不少年轻人电脑玩得好,打字速度快,写起字来却停留在初级水平。不再年轻的大多忙碌于事业与家庭之间,也很少动笔了。现在写文章、通书信大多使用现代化设备,形成的是电子文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我们已经不再苛求长篇大论的书信往来,只希望在收到的贺卡上看到几个字,这种奢望不该过分吧。传统书信中的“见字如面”仍使人感到亲切!
得到一张有对方落笔的贺卡,该是一种美妙的感受!因为有时候见字带来的惊喜要超过见到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