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湿地游

(2006-07-08 12:47:50)
标签:

香港旅游

湿地公园

分类: 香港印象

    得知香港湿地公园正式开放的消息后,就一直想去看一看,今天终于如愿。一片晴空,白色云朵漂浮蓝天,太阳火辣辣俯瞰大地,为这次出游增添了几分“热度”。
   
香港的湿地与我曾经到过的东北湿地相比更多了些柔美。香港湿地公园是香港首个以绿色为主题的旅游设施,位于新界元朗天水围的东北部。这是一块远离烦嚣都市的乐土,虽然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但还是透出她的恬静、自然、和谐、靓丽。湿地公园有超过 6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分布着淡水沼泽、人造泥滩、红树林和林木区。湿地公园还有自己的“生态月历”,按照不同的季节展示自己的迷人风韵。


http://photo2.hexun.com/p/2006/0708/31626/b_1AF4E657CB694829.jpg


    湿地公园又是雀鸟的天堂,据说园内有近190种雀鸟、40种蜻蜓和超过200种蝴蝶及飞蛾,冬天后海湾退潮时,还可看到来港过冬的黑脸琵鹭。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只看到一些在红树林上空展翅飞翔的雀鸟和几只在草丛中翩翩招摇的花蝶,远远地也望见白鹭群在水边嬉戏。 

 

 http://photo2.hexun.com/p/2006/0708/31626/b_DD21528CDC3A8E59.jpg


    香港湿地公园号称是世界级的生态旅游景点,其主旨在于推广绿色旅游、普及环保知识和实施湿地保育。公园的建筑设计理念先进,凸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主题,建筑材料更多地应用了可再生木材、本地材料和循环再生的物料。这里建有占地1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馆——“湿地互动世界”,包括4个展览馆和3个观鸟屋,设有野生动物模型展览、仿真湿地场景和娱乐教育设施,电影院定时放映科学教育片。展览廊的互动游戏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特别得到年轻游客的青睐。徜徉其中,不仅能够欣赏自然美景,还能通过匠心独到的设计,了解各种水的形态和生命的特质,真可谓寓教其中。

 

http://photo2.hexun.com/p/2006/0708/31627/b_3DE33F9CF16D65CE.jpg


    湿地之游使我得到许些相关知识,了解到湿地本是水域与陆域之间的交会地带,类型复杂多变,包括低洼地区、泛洪平原、淡水或咸水所覆盖的地方,也是一种独特及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为野生生物和整个环境提供了必需的生态学资源,是许多鱼类、贝类、两栖动物、雁鸭、哺乳动物等各种动物的繁殖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于吸收、储存和阻缓洪水,吸附重金属,控制土壤侵蚀,净化水质,调节水位,美化环境。与此同时,湿地也在受到诸如都市化、船务、填海、工农业和空气污染的威胁。


http://photo2.hexun.com/p/2006/0708/31631/b_8D232CFEACDF2A1D.jpg
http://photo2.hexun.com/p/2006/0708/31631/b_1DBAF2DD8FC86DF6.jpg

 

    香港湿地公园开放以来,每天都迎接众多本港和外地的游客,据相关部门宣称,预计今年将有50万游客前来。公园的开放时间为周一和周三至周日早上10点至下午5点,一般情况下周二休息。入场费为成人30元一位,儿童、学生和老年人每位15元,并设有优惠套票。哈,记下这些以备用吧!


http://photo2.hexun.com/p/2006/0708/31641/b_CBDDEB090269187B.jpg


 (离开湿地公园,我们一行47人又随团参观了妙法寺和黄金海岸。)


附:小资料 http://blog.hexun.com/CuteSoft_Client/CuteEditor/images/emphoto.gif

    湿地  
    湿地与海洋、森林同列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湿地公园,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于一体;湿地公园,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的公园。我国将湿地公园划分为两个等级,即国家湿地公园和地方级湿地公园。2004年,我国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湿地公园。随后,杭州建立了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开放。  

    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 
    湿地公约,又简称拉姆萨尔公约,其法定的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22签订于伊朗的拉姆萨尔镇,19751221正式生效,是全球第一个环境公约。33年的发展,湿地公约无论从组织机构,还是从其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一个保护水禽的公约发展成为一个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维持湿地文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公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