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了武夷山的虎啸岩和一线天两处景区之后,我们走进颇有几分特色的曹墩茶村,又称曹墩文化村。


细雨中的小村落恬静安详,蜿蜒的街道旁是以木材为主料搭建的农舍,偶见几座砖瓦房,这些“建筑”既是农家的居住场所,又是他们的工作间和对外经营的门脸。在以种茶为主业的武夷山,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茶田,每个村民都有一手制茶、选茶、品茶、讲茶的本事。一路走来,看到一些老人和妇女在自家厅里择选茶叶,每人面前一个直径有
1米左右的大竹簸箩,里面堆放着小山包似的茶叶,一片一片地选择分类,把这些号称“大红袍二代”的茶叶分成若干等级。不知此时那些壮劳力去哪里了,可能到外边忙更重要的生计了,也未可知。
曹墩村的农家大门上喜欢贴些春联和对联,显示出简陋中的华贵,通俗中的高雅,其中几幅寓意深深,既有些文化底蕴,又恰如其分,形象贴切,我记了下来,也想让朋友们共赏。
一
新花雪色晴日能舞
古调笛声单弦可弹
横批:情暖人间
(这是一户弹棉花的人家,门前的这幅对子真真地妙哉!)
二
称直钩弯星朗朗
能知轻知重
磨大眼小齿稀稀
可推细推粗
横批:财富双全
(这磨豆腐兼卖豆腐的掌柜,把自家的货品和人品都夸到了。)
三
锤声朗朗见奇工
炉火熊熊成大器
(在这家门口,就好像听到了锤声看到了火光,铁匠的功夫尽在其中!)
四
操天下头等事业
做人间顶上功夫
横批:书武理发
(好一个“天下人间”,好一个“头等事业”,理发师的顶上功夫好生了得!)
——回眸留恋地一望,雨帘中的小村落渐渐远去,那只守户的大黄狗,那位择茶的和蔼大嫂,那浓郁的茶香,那跳跃的春联,这里的农家气息,这里的乡土文化,久久挥之不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