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predator swerve,赐予我一道弧线吧!

标签:
adidaspredatorswerve足球鞋谢彤medusa体育 |
分类: 足球鞋 |
记得小时候玩一个史克威尔的大作《太空战士VII》的时候,里面有个召唤兽名为巴哈姆特,巴哈姆特起初是个并不强大的召唤兽,不过可以经过两次升级,变成巴哈姆特-该和巴哈姆特-零,经过两次改版之后就成了数二数三的召唤兽。没想到多年之后,球鞋也开始玩起了这些剧情。在推出predator第九代产品之后,adidas制作了两个改款:swerve和power。
对于predator来说,现在有一个尴尬就是定位的问题。在adidas重新划分了球鞋的市场定位之后,predator系列被抽走了不少当家球星,比如卡卡、皮耶罗等等。虽然还剩下了像小贝、劳尔和杰拉德等人,但是不能否认无论是小贝还是劳尔,他们的人气都已经不如当初,而且小贝的predator也是自己的独特款式,并非那种大众风格。杰拉德作为核心人物,实力虽然毋庸置疑,毕竟也是泰晤士报评选的利物浦历史最佳50人的第二名,但是杰拉德的悲剧在于他作为市场方面偶像的元素不够多。
由于被pure抢走了不少人气,现在的predator没有当初那种勇冠三军的气势,想比如5-8代那种众星捧月的情景,现在的swerve显得就单调了很多。无论是宣传的噱头还是代言的球星,让Swerve从感觉上已经彻底的走向了一个力量派的象征,虽然起名为旋转,但是却缺少了此前几代产品那种轻盈的感觉。
在连续出了几个配色之后,adidas对于predator的改造有了新的方向,毕竟不断的更新配色究竟能吸引多少消费者来掏钱,是个很难判断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predator从外形上来看远没有前几款那么惹人喜爱。既然这样倒不如在噱头上进行一些探索,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现在这双swerve。其实这一代的predator本身的名字就是旋转,那么再增加一些旋转能有何种卖点谁也不够清楚。根据说明这双swerve是改变了摩擦部位的设计用来增加旋转,但是在仔细对比之后,只是前掌外侧皮面走线有些变化,而内测的摩擦条并没有什么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究竟靠什么命名旋转,确实有些难以理解。
从这点上来看,作为这种改进款,另外的power款式就显得“看上去很美”,至少球鞋明确的用“鞋垫增加10g钨粉”来满足我们的要求,至少是心理上的要求。在同样的价格上我们多买了10g钨粉,这种心理的满足感也许可以让这双鞋性价比一下子提高不少。当然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实际效果并不会有什么改变,至少对于我们这个级别的球员来说,这些小小的变化不会让我一下子成为球星。
曾经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中学时代班中有大汉名曰款哥,经济雄厚技术不佳装备一流,一直在流连于替补席间,怎料天有不测风云,adidas推出了猎鹰技术,鞋面上出现了从未谋面的摩擦条,款哥作为实力派自然将其购入,新鞋上脚引发质变,由于平日款哥营养充足,力甚大,款哥新鞋上脚一脚怒射,皮球随即划出一条诡异弧线直入球门死角,自此款哥从替补席鱼跃而出,成为铁打主力。”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制造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是猎鹰4,也许在98年制造了射门奇迹的并不只有款哥,还有一些其他的球星。现在如今足球鞋很难做出10年前那种让人看到质变的产品,我们也不再奢望款哥的故事可以昨日重现。
以至于现在我们见得多了,穿的多了,对于球鞋的要求也就多了,噱头已经不足以让我们心动,款式也不在那么容易打动人心。从市场角度来说,这两双特别版算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当然,话说我们既然花了钱,自然希望买到更多的噱头,否则厂商制造了这些,不就成了无目的性浪费了。所以归根结底,买一双鞋,自己喜欢就好,其他的都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