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2009-04-02 08:39:19)
标签:

山东

济南

四川

大渡河大峡谷

旅游

摄影

游记

分类: 09年初的四川之行

 

看峡谷很多都是坐车时所拍

天阴、车快、手抖

诸位大侠将就着看吧

四川的太阳啊

你就像我们家乡冬季的绿色一样难得一见

让小DC的白平衡也左右为难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山区的公路和铁路大多都是与河流并行

这点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

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相对高差不是太大

这里也是一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不多说了

经常是看见一座巨高的山

随着车的前行,降低了水气对视线的阻隔后

才会发现后面有更巨高的大山屹立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没有公路的时候

人之间的交流是如何进行的……困惑中

顺便多说一句:诸位大侠,山顶可是有人住的

08年感动中国的那位山村教师就是这里的

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李桂林、陆建芬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最经典的峡谷大约二十多公里

不多时就来到金口河乡所立的景点标志处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赞叹!感慨!无言以述

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东非大裂谷、科罗拉多可能没法比

但毕竟是我所见过的最壮观的了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我这个人就是喜欢看新鲜的东西

既然是彝族居住区,一定得仔细看看

同时心中还挂念着本地特色的民族服装,给小女买回一二,不是很取巧的事吗,哈哈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乡镇街道风格样式已经与国内其他地方接轨

别说

还真的买到了两件很称心的衣服

样式别致,配色大胆但不突兀,小女肯定喜欢,毕竟我看中了 

 

四川之行(第十二天2)——大渡河大峡谷

 

坐车随便转了转

与任何乡镇无二

回汉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