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站在山梁上,听狗叫声都不一样,山谷像巨大的音箱,“汪、汪”的犬吠还带着混响,那频率都有点震耳朵。
想起当年曾有一位电视编导,她做的乡村专题开始总要有几声鸡鸣,要不就是狗叫,似乎不这样不足以唤醒那沉睡的山村。
      
彩家庄村,是第二批名录的传统村落。坐落在离石区枣林乡的一座山梁上。与前一个不愿让看的村正相反,新建的石牌坊昭示这里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古老村落。沿山坡远眺,一层层错落的窑院。当地人说:古时有风水先生看过,彩家庄所在位置有三条山梁相连,中间一条山梁如凤凰的脊背,两侧如凤凰的翅膀,山梁南侧三条山梁的集结处有个圆形的小山包,“那就是凤头,彩家庄是坐在凤凰背上的。”
   
彩家庄其实是李姓血缘村落,相传他们的先祖原来居住在陕西米脂。明代末年李自成起义失败后,清廷在陕西米脂大肆抓捕李姓族人,许多李姓人氏纷纷逃离家园。顺治年间,李家先祖李孟清、李兴两兄弟从陕西逃到山西洪洞,当时移民太多,移民站也无力安置,兄弟俩只好离开洪洞,一路乞讨来到了黄河边。一天兄弟俩走到了距碛口码头10公里的地方,饥渴难耐无力再走,突然间看到不远的山坳间生长着大片彩树,绿色一片,生机勃勃。兄弟俩万分激动,想到这应该是个吉祥之地,便在这个山坳间住了下来,并以“彩树”为地名,叫作“彩家庄”。
 
 彩家庄位于黄土沟壑间。当初修建李家庄园时,在沟壑边缘用人工填土来扩大可用地段。为了保证质量,每天施工完毕,都要用铁棒打入夯实的土层内,再将铁棒抽出,往洞中灌满水,如果第二天水没有渗完才算达标,不达标的要拆掉重新夯实。吕梁山里历来缺水,平时吃水都是旱井存的雨水。为了修筑院落,李家每天派人到十多公里外的招贤镇去挑水,修建时就极其艰难,而经过多年风雨剥蚀后,后期的保护之难更是可想而知。 
    
李氏家族人敦愿悫、户习诗书、健身尚武、从商入仕。史料记载的武举、太学生等有20多人,李秉濯官至武略骑卫太学生。民国年间,水旱码头碛口街上的“仪诚厚”“德太远”等字号即为彩家庄人的店铺。
   
遗憾的是,现在李家庄园正面临着塌陷的危机。塌陷最明显的沟畔院,曾是同治年间屯留知县、后升为潞安知府的李树章住过的旧院,后升为潞安知府。如今,半间院落只留下一个院门和一溜正房,厅房和廊房都已滑到沟里。现有保存基本完好的清代民居青砖四合窑院20余处。
建筑群分为上街和下街,院落为正偏结构,部局严谨大方,设计简洁精巧,名称有楼子院、书房院、弓房院、乐善堂等。脊雕、壁雕、柱头木雕等意义丰富,述说着天官赐福、三星高照、招财进宝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