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到徽州(一)
标签:
马头墙徽州古民居徽州文化徽派建筑杂谈游记攻略纪实摄影 |
第一天:出石家庄上青银,过京珠,走京福,沿合铜黄高速直达黄山区。
和着牛年的鞭炮声,初二一大早我的“爱福”(福克斯也)又伴我踏上了征程,这次是去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先夸夸我那“爱福”,07年刚过“小乔初嫁”,到牛年新年正好两个年头,两个春秋相伴我走南闯北,形影不离,安全行程八万里(公里)。一辆得心应手的车就好像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情人,你越爱护她,她越体贴你,当你脚踏油门欲穷千里的时候,她都会轻扶你的后背,助你风驰电掣。
徽州,十四年前曾到访,那时还陶醉在川藏线的经历之后的兴奋之中,曾在我的《神迷川藏线》中写过,“俗话说:五岳回来不观山,黄山回来不观岳。我要说:川藏线走一遭哪都不用去了。”一晃十四年,这次仍然还不是为了黄山,而是那令汤显祖感叹地“一生痴绝处”——徽州。
新春佳节家家团聚,高速公路车辆稀少,从河北省会石家庄拜别家中二老,9:30踏上征程,一路超速行驶, 1300百余里,中午服务区人打尖,车加油,20:30入住黄山旅游大酒店,此时一楼迪厅乐声正酣,俊男倩女穿梭出入,无心欣赏这些,找了家饭馆,点了一盘剁椒臭豆腐,一瓶“小二”,心满意足地带着点余臭,酣然入睡。
古徽州的地域范围一般来说,是指古徽六邑(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至今还保留的徽派古建筑,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并称为徽州三绝。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青瓦、马头墙是它的三大特征。
然而上千年的徽州古邑十几年前被改成黄山市,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形象”工程,弃千年古徽州文化不顾,只图黄山之形象能招揽游客,未免有些肤浅了。嗨,当今这种急功近利的事老百姓也木然了,随它去吧。
还是继续我的行程......
第二天:甘棠-太平湖-桃源-郭村-羊栈岭隧道-关麓-西递-宏村
清晨,弃大路走老路先到黟县,现在从黄山区到宏村有高速公路直达,但自驾车还是应该舍近求远,因为沿途一路风光,不少老村还保留着当年风貌,不走进她是不会感受到古徽州当年的繁华。
GPS锁定宏村,沿山路盘旋,路两侧山峦重叠,竹林绿海,一栋栋粉墙黛瓦,掩映其间。行不多时,路边一片层层叠叠的青瓦,就在山脚下,好像一个暮年老人,安详的端坐。下车询问,说叫郭村。
徽州民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而高高的马头墙又是徽派建筑独特的造型。徽州男子自小离家经商做工,家里只剩下防御能力较弱的女性,一旦遇到窃贼常束手无措,这时高墙就成了天然的屏障,因此马头墙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防火和防盗的,今天这独特的建筑风格已成了摄影家眼中的一道风景。
回来后搜遍百度、谷歌竟没有一篇介绍郭村的文章,但看得出,那是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大村,那就多上几张PP吧,也算慰籍一下这位被人遗忘的老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