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格的政治化

(2011-01-26 23:16:03)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济思想

最近两种商品(服务)的价格颇受人关注,一种是火车票的价格,主张升的人比较多,而另一种是房价,主张降的人占绝对多数,政府也确实在压价,今天的新闻是不仅首付提高到了六成,而且还把房价纳入各地方政府业绩考核的内容,“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在国内,干预价格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关系民生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政府一般都进行了干预。

 

干预价格的隐含前提无非是两个,一是知道什么价格是合理的,什么价格是不合理的,因此,要把市场上不合理的价格纠正为合理的价格;二是纯粹出于政治的目的,迎合部分人的要求。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对“合理的”这个概念的认识,可以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合理,往往是符合部分,经常是大部分人的要求的,如火车票的“高价”被认为是合理的,房子的“低价”被认为是合理的。不同的人对“合理”这个概念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比如火车票价,很多人认为让位置都坐满(市场出清)的价格是合理的,但假如穷人没有座在位置上,有人又认为不合理了,又如房价,也是如此,因此,“合理”必然是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假如根据某部分人认为的合理,去设定价格,必然会损害另外一部分人。那么,会有让大家都满意的合理价格吗?或可称之为帕累托价格?这个价格甚至在理论上也是不存在的,更别说干预者会知道这个价格了。因此,价格干预从政治的角度去解释,还合理些,但这必然是反经济的,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是无效的。

 

上述火车票的例子,有些学者坚定地认为价格太低了,应该涨价,然后论述涨价会带来什么什么好处。另有些学者认为价格应该保持在低位,这样对农民工和穷人有利,因此不要涨价,对于房地产类似的争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多数人认为房价下降就有什么好处云云。我的看法是,主张涨价不对,主张降价也不对。这些学者都没有认识到,价格的变动,是市场过程的结果,而不是调节市场的手段和目标,我们绝不可以把价格作为调节的手段和目标。价格必然是无数的竞争主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并且,唯一能够对价格的正确与错误进行判断的,不是局外人政府,而只能是生产要素或服务的产权所有者(企业家),哈耶克说竞争是发现的过程,价格当然是竞争发现的,假如说有什么价格是合理的话,那么这个价格一定不是某些人从自己的“爱心”出发确定的价格,而是市场竞争产生的动态稳定的价格。当然,由于干预总是存在,任何商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干预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并且影响价格的因素无数,很多是未可知的,因此,我们甚至不能对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做出合理与否的判断,也不能进行比较,如康师傅碗面3.5元/碗会比房子2万元/平方更“合理”吗?实际上这是无法比较的错误问题,但现实中人们却偏偏要判断价格的合理性,当然,政府、学者或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如同情弱者)“规范地”判断价格的合理与否更是不可取的,这是使价格政治化。

 

人们与其判断“价格”本身是否合理,不如去判断导致那个价格的“约束条件”是否合理。如行业准入、垄断(火车票中的约束),土地垄断、滥发货币(房地产中的约束)等等。

 

我们不可能知道,某种商品(如房子)的价格下降了,就一定对老百姓有好处,或另一种商品(火车票)的价格上升了,对老百姓就有好处。一般来说,降低价格对消费者有好处,但是要注意,“降价”有可能是政府限制的结果,也有可能是竞争充分之后,改变了约束条件,使供给增加的结果。这两种降价,何者更为可取,一看便知。

 

 注:本文受哈耶克学会在邮件组中讨论火车票价问题的启发,特别感谢毛寿龙的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