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海竹林:江左王氏支脉,唐末五代自剡迁移塔山竹林,历千载37世
2022-11-17 14:14:17
标签: 琅琊王氏 家谱 情感 历史
续修竹林王氏谱志序
竹林王氏32世孙
跃鹏
竹林村,系王氏宗姓之集居地和传承地,位于浙东宁海县城外西南5公里处。竹林王氏,源流久远,始祖缙公属琅琊王氏江左支脉,于公元936年唐末五代自剡之长潭迁徙宁海塔山,五世维缨公迁居竹林,已历千载有余。近代竹林分七星、七宝、七贤三个自然村,曾称生产大队,现有户籍人口1512户、4529人,其中王姓占99
%。竹林王氏至今已延续37世,后裔除居住本村外,迁居在外几十处,主要有东岙、岩坑、板昌、苏楼等地。当今我王氏宗亲有诸多在外务工、经商、任职、求学等,足迹遍布县内外、省内外乃至中华各地,也有旅居海外,可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竹林王氏前辈先贤素有修谱明宗之家传,宋代太学博士、大理寺少卿八世定公首立宗谱,明代先后5次修谱,清代也有3次修谱,目前存有竹林王氏宗谱(光绪版)三套17件,其中竹林王氏宗谱一套4件,东楼系一套
8
件,西楼系一套5件,房谱若干件。近二十余年,我族人分别修编了竹林西楼、东楼支族房谱。而今国泰民安、百姓小康,正是修续宗谱之大好时光,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为继承前辈先贤修谱之传统,体现竹林王氏宗谱的延续性、系统性,增强谱志的时代性,我辈热心人士在村两委会的牵头下,于2019年2月组建了谱志编委会,并确立了编写组,随即开始续谱、修谱等各项工作。编写组成员各尽所能,分工合作,不辞辛劳,广泛收集资料,多方查对考校,反复推敲斟酌,历时一年半余,完成了《竹林王氏谱志》初稿。期间,竹林各房支脉热心族人、外迁集居的有关宗亲,均给予修谱以诸多的帮助与支持。
此次修编的《竹林王氏谱志》,不仅大幅增加了近现代宗亲房谱,也收集了竹林大事记,还对前修宗谱进行查校、考证、补缺。新编谱志的成型,既可告慰我族先辈前贤,又可使本族当代子弟增强认宗感、归属感,从而为竹林王氏一族的血亲延续和人丁兴旺提供历史见证,为后辈儿郎寻根问祖、查考门次、对谱认亲提供文本典籍。编谱续志,既为历史积淀,也属时代褒扬,旨将激励当今竹林王氏后裔秉承先贤勤劳善良之族风、家风,弘扬竹林王氏文脉之精华,倡导竹林王氏敦家睦族之美德,顺应当代文明之发展,此为修谱之真谛。故受修谱编委会之托,草拟陋文,是为序。
公元2020年秋
浙江宁海竹林:江左王氏支脉,唐末五代自剡迁移塔山竹林,历千载37世
续修竹林王氏谱志序
竹林王氏32世孙 跃鹏
竹林村,系王氏宗姓之集居地和传承地,位于浙东宁海县城外西南5公里处。竹林王氏,源流久远,始祖缙公属琅琊王氏江左支脉,于公元936年唐末五代自剡之长潭迁徙宁海塔山,五世维缨公迁居竹林,已历千载有余。近代竹林分七星、七宝、七贤三个自然村,曾称生产大队,现有户籍人口1512户、4529人,其中王姓占99 %。竹林王氏至今已延续37世,后裔除居住本村外,迁居在外几十处,主要有东岙、岩坑、板昌、苏楼等地。当今我王氏宗亲有诸多在外务工、经商、任职、求学等,足迹遍布县内外、省内外乃至中华各地,也有旅居海外,可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竹林王氏前辈先贤素有修谱明宗之家传,宋代太学博士、大理寺少卿八世定公首立宗谱,明代先后5次修谱,清代也有3次修谱,目前存有竹林王氏宗谱(光绪版)三套17件,其中竹林王氏宗谱一套4件,东楼系一套 8 件,西楼系一套5件,房谱若干件。近二十余年,我族人分别修编了竹林西楼、东楼支族房谱。而今国泰民安、百姓小康,正是修续宗谱之大好时光,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为继承前辈先贤修谱之传统,体现竹林王氏宗谱的延续性、系统性,增强谱志的时代性,我辈热心人士在村两委会的牵头下,于2019年2月组建了谱志编委会,并确立了编写组,随即开始续谱、修谱等各项工作。编写组成员各尽所能,分工合作,不辞辛劳,广泛收集资料,多方查对考校,反复推敲斟酌,历时一年半余,完成了《竹林王氏谱志》初稿。期间,竹林各房支脉热心族人、外迁集居的有关宗亲,均给予修谱以诸多的帮助与支持。
此次修编的《竹林王氏谱志》,不仅大幅增加了近现代宗亲房谱,也收集了竹林大事记,还对前修宗谱进行查校、考证、补缺。新编谱志的成型,既可告慰我族先辈前贤,又可使本族当代子弟增强认宗感、归属感,从而为竹林王氏一族的血亲延续和人丁兴旺提供历史见证,为后辈儿郎寻根问祖、查考门次、对谱认亲提供文本典籍。编谱续志,既为历史积淀,也属时代褒扬,旨将激励当今竹林王氏后裔秉承先贤勤劳善良之族风、家风,弘扬竹林王氏文脉之精华,倡导竹林王氏敦家睦族之美德,顺应当代文明之发展,此为修谱之真谛。故受修谱编委会之托,草拟陋文,是为序。
公元2020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