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陇南等地建设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想到高技术能力

(2010-01-10 16:51:25)
标签:

gps

cors

大地测量

空间定位

科技规划

甘肃

房产

近日了解国际国内测绘科技动态与趋势的过程中,向大地测量领域的专家了解到我国地心坐标框架及维护、我国GPS连续运行基准站(reference)的情况,知道在09年12月,在甘肃陇南的文县、康县、武都和甘南舟曲、合作建成5座连续运行基准站并投入使用。回想起在8月份,与甘肃省测绘工程院的专家在旧城山上市府楼顶了望选址的往事。陇南CORS站的建成使用,与相邻的陕西宁强、略阳,四川的青川、平武等地基准站联网,实现川陕甘大范围空间定位的无缝覆盖,不仅是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测绘保障的一件事,还将为区域内地质灾害监测、气象预报、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建设、查禁罂粟种植提供快速精确定位的服务。

由此联系到我国测绘科技水平与国际水平,自1992年我国建成第一座GPS跟踪站以来,测绘、地震、科学院及各地各单位陆续建设近千个基准站,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也就是国际水平了。这是引进和应用的水平,从设备、技术到数据处理软件,都是国外进口的。再有就是开放服务方面,各系统、各级各地之间的很少做到互通互连,高精度数据后端的分发服务不够,让高技术成果应用打了折扣。类似的,从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到地形图及专业测量,一些技术处于国际前列,主流技术消化吸收投入应用,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缺乏,加上部门和条块的体制机制所限,数据应用及社会服务与USUS EROS/GOOGLE earth代表的国际水平存在着更显著的差距。

看过USGS十年规划、NSF十年规划之类国际文件,想象不出欧美如何运行科技和公益事业,至少我国目前实行的科技短平快课题制以及科技人员收入与项目硬挂钩制度,从构思申报,评审实施到验收评奖就完成了一个周期,对于耐心细致又长期的科技应用推广不利,项目经费来自上级财政而不是来自企业或业主需求,科技人员的目光自然就盯着上游的来源而不是下游的应用。地方和业务部门面对具体问题,主要还是去购买引进现成设备和软件,自己学习消化,难得求助到科研院所和院校,继续的延续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

anyway,在甘肃,在陇南,又增加一项国际水平的测量定位基础设施,对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多有好处,值得记录值得庆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