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摘录
(2008-08-24 16:54:03)
标签:
恢复重建规划基础测绘甘肃陇南挂职服务财经 |
分类: 组织 |
对有关基础测绘和甘肃陇南的内容作以下摘要记录,请关心测绘和陇南重建的读者关注和支持:
1.规划范围:甘肃8个,文县、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两当、舟曲。地貌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重要,资源比较富集,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聚居。
2.灾害直接经济损失8437.7亿元(其中四川约在90%,甘肃、陕西在10%)
3.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要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
4.重建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重建分区:划分为适宜重建(徽成盆地)、适度重建(西秦岭山区)、生态重建(龙门山断裂带)三种类型。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甘肃碧口)
7.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根据城乡布局和人口规模,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将其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8.文化自然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徽县新修白水路摩崖、陇南市博物馆
9.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把恢复功能放在首位。每个县拥有两个方向上抗灾能力较强的生命线公路;修复国道212等,改建或重建宝成线109隧道;建设兰渝铁路
10.能源,电网:恢复重建碧口水电站,兰成渝输油管道及保护设施,
11.工业企业重建:厂坝铅锌矿、成州矿业恢复重建
12.扩大面积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陇南西成经济开发区
13.旅游工程的景区景点,武都万象洞、成县西峡颂、康县阳坝
14.防灾减灾中的灾害防治:加强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测,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恢复建设测绘基准点,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15.在减灾救灾:加强紧急救援救助能力建设,充实救援救助力量,提高装备水平,健全抢险抢修和应急救援救助专业队伍。加强救灾指挥系统建设,健全救灾和灾情管理系统。
16.防灾减灾: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点,地震灾害监测点,建设省市县灾害救助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省级减灾中心3个,治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搬迁避让若干处。
17.生态修复:白龙江流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恢复重建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18.土地政策:调整灾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依法保护耕地,支持土地整理复垦。
19.支援省(市)按每年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的实物工作量,对口支援。增加了甘肃省的文县、武都区、康县、舟曲县和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
20.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内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城乡居民自有和自筹资金、企业自有和自筹资金、创新融资以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
21.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的恢复重建负总责,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和落实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编制重建规划支持单位: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国家测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