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想上涌的墟日

(2019-07-31 12:09:02)
标签:

原创

随笔

德化

上涌

墟日

分类: 随笔
上个世纪的1992年初,我被抽调参加福建省直机关驻德化县社教工作队,进驻上涌乡云路村,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省直机关派驻德化县的社教工作队由三十多位干部组成,在德化县委招待所集中,半天的会议结束后,三十多人分为十个驻村工作队,进驻德化县盖德乡和上涌乡的十个村庄。

盖德乡距离县城较近,只有五公里。而上涌乡距离县城数十公里,每天仅有一趟班车,中午县城发车,在盘山公路颠簸半天,傍晚才能到达上涌乡。我们进村的那天,由县政府派车将我们分送到各自驻点的乡政府,在乡政府吃过晚饭,再由各村的两委成员将我们接回村里。因为云路村紧邻乡政府,村委会安排我们住在上涌乡电影院宿舍。

进驻时候正值春节过后,春寒料峭,当晚寂静的山村飘起了小雪,第二天早晨,瓦片上一层白绒绒晶亮亮的雪花,让人更觉料峭的寒意。

上涌乡地处德化县中部,戴云山下。据说解放初期这里曾计划作为德化县政府的所在地,可能是由于交通不便而否决。云路村距乡政府不到一公里,出了村庄就到了上涌街。云路村的工作队住在街道上弃用的电影院二楼。电影院的一楼是乡政府派出所,电影院的后面就是乡政府办公楼。我们吃饭就在乡政府食堂,倒也方便,

上涌乡每五天一个墟日,村民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到这里交易,换取所需的物品。农村的墟日是一个盛大的活动,白天人山人海,傍晚街上才复归安静。

乡政府的食堂简单且节省,每天的伙食费大约一元。早餐米粥,午晚餐米饭,主食各人按需取用,佐餐菜非常单一,早餐一点儿酱菜,午晚餐大多是蔬菜和豆腐,只有到了墟日那天,才能吃到一点猪肉。德化人家做的猪肉风味特别,香甘味美,每逢墟日的这餐牙祭,总能回味几天,也让我们盼望下个墟日的到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也与当地人一样,过起赶墟的日子。上涌的墟日逢五举办,每逢这一天,附近驻点的社教队同事也到乡里赶墟。

墟埔商品琳琅满目,既有农产品,鸡鸭及蛋品、竹鼠等家畜,也有山鸡、野兔、山羊等山珍野味,甚至有溪里的溪鲜,还有老乡编织的篮子等手工品。不用说,我们最感兴趣的是食物。五元一只的野兔、三元一只的山鸡,家养猪肉和野生的山羊肉一斤三元。这些都是我们采买的食材。

上涌街上有几家餐馆,墟日生意红火。买来的食材请餐馆代为加工,每种食材只需一元。上涌人家制作肉食喜欢以红曲酒代水红烧,那香味至今依然让人回味。

墟日也是驻上涌乡各村社教队员聚会的日子。附近驻村的社教队员到乡里赶墟,采买食品,聚餐交流各村的工作情况。

最常到乡里赶墟的是驻在距离乡政府最远的桂林村社教队小贾。虽然村名与山水名胜相同,但位于上涌乡最偏远的地方,名无甲天下。

小贾山东人氏,具有山东人的豪爽,饮酒也爽快。白天赶墟办事,夜晚时会在乡里住下,我们围着一盆野味,几瓶当地的老酒,对酒当歌,社教几何。

上个世纪,交通不甚方便,上涌乡距离县城堪称“遥远”,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能在乡供销社购得,不到墟日难于买到食物,墟日是我们狂欢的日子。在德化驻村社教一年,那一段艰苦而寂寥的日子里,上涌的墟日安慰了我们的味蕾,给单调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也在那段生命经历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社教结束之后,我回过一次云路村,可当天不逢墟日,甚是遗憾。据说,现在的上涌乡已改为上涌镇,高速公路直抵,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知道上涌墟日还有吗?

倘若上涌还有墟日,我想择一时间,邀上当年社教队的同事,再返上涌赶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