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
再过几天就是除夕春节,许多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感觉不到过年的氛围。
确实是的,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除夕之夜,一家人围着一起吃年夜饭,饭桌上多了凭票供应平时难得见到的肉蛋鱼,自然是欣喜。饭后大人给小孩几毛的压岁钱,一般是过了年,也要被收走。屋外的空地上,长辈用地瓜藤围成一圈,燃起了火焰,大家依序跨过火堆,象征火焰烧去过去一年中的不如意,将要到来的一年红红火火。
没有电视,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依旧早早入睡,开春燃放鞭炮都在清早。初一那天起个大早,全家人一起吃线面鸡蛋,期盼一年平平安安安顺顺利利。春节当天,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是到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那时候没有电视,广播也是有线的,只在固定的时间播音,当然春节那几天广播是从早到晚播音,可孩子们新年最大的愿望是看一场电影。看电影在当年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初一那天,电影院连续放映电影,三乡五里的人们纷纷赶来,电影院里座无虚席,两旁的过道上也站满了购买站票的观众。看电影也常常是一票难求。
记得那年放映的是《闪闪的红星》,我一早就到电影院,还是未能购到影票,哥哥看我失望伤心,带我从电影院后面的围墙费劲爬了进去,总是了了过年的愿望。
如今过年没了年味,说明现在过年就是过日子,没什么特别的。这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进步,生活的进步。相信谁也不愿意回到要凭票排队购买年货,心情隆重盼过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