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活纪06. 在家千般好?有书就好
(2011-05-06 15:59:11)
标签:
香港书店读书杂谈 |
分类: 宅@香港 |
一些和书有关的唠叨。
老有人问我:一个人在家里待着不闷吗?呃,说实在的,我也惊讶于自己怎么那么有“宅”的潜力。一个朋友说,只要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她可以好多天不出门,我好像也差不多能达到这种境界耶……特别是在这里,生活所需只要到楼下的超市转一圈就什么都满足了,不像在北京必须冒着烈日或者大风走一公里到超市。来之前以为自己会经常出去逛街,事实是,只要家里有网络,有书,我根本就不想出门。以前在香港疯狂血拼纯粹是时间短带来的紧迫与压抑造成的,现在,购物神马的都是浮云了。如今我进得最多的是超市,买的最多的是家居用品和各种食材。
和陈冠中恰好相反,我却跑到香港这个拥挤不堪的花花世界来宅着……不过对我来说,香港房子的最大好处是窗户宽敞,明明房间只有四五平方米,窗户就足有一米五见方,每个房间都是飘窗,三面透光,所以房间虽小却不觉压抑。我的窗外是山,偶尔能看见老鹰在楼宇间盘旋。我可以在桌前一坐几个小时,一点儿也不觉得闷。真若闷了,起身冲杯咖啡、奶茶,或者打开电视,看会儿无聊的美剧、电影。时间浪费起来可真是容易呀……
为什么嗜书如命?也许是因为幼年时缺乏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唯独文字是接近世界的通道,我没有太多关于学习认字的记忆,彷佛天生就认识他们。从三岁时偎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读《365夜》上的故事开始,这些形象与意义分明的小方块就开始进入我的记忆,从此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难以分离。童年时书很少,每一本都会反复地读,如同品尝午后的甜点一样,自己爱吃的东西会百吃不厌、滋味无穷。到现在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家中少说也有几千本书,其中不乏只看过开头就放下,甚至至今没有翻过的书,而那些自己所爱的,却读过七八遍不止。2000年以后开始网上购书,很多书仅凭广告就买,实在是很盲目,大致翻过一遍后就可断定,那实在是一本烂书,但是也拿它没有办法,就如同闲置的衣服,丢在深深的箱底。虽然也痛下决心要彻底整理书柜,把那些无用的书都捐出或者卖掉,但是又久久没有时间精力。中学时喜欢收拾书柜,那时的书还未放满三个小书柜,每到假期,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书都搬出来,铺了满屋满地,然后慢慢地分类、整理,一本本重新放到架子上去,有条理让我觉得舒服,这可说是处女座人的本性,但是太过追求条理,以至一定要做到最好,又让我不敢轻易去收拾书柜,因为知道那实在是太大的工程,一旦开始,我就必须要把每一本书都放到它的正确位置,不惜一次又一次搬出来再放回去,变换不同的顺序。这一工作,往往要耗上三天时间。大学以后,我再也没做过这样的事,因为书的数量越来越多,一部分在家里,一部分在宿舍,后来结婚后又在自己的小家,这份混乱让我实在不敢再去想把所有书整理清爽的事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书,我甚至不知道它们所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