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2010-03-05 16:54:14)
标签:

撒玛利亚人

骆驼

利未人

界线

健康

分类: 自我心理界线

就许多方面来说,“好的撒玛利亚人”这故事是个很好的典范,很清楚地说明自我界线何时应该遵守与侵犯。试着想想看要是个撒玛利亚人是没有界线或原则的人,当时会是个怎样的情形呢?

你应该知道这个故事的: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丢下他就走了。有一个祭司和一位利未人,从路的另一边经过,都当作没看到一样。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动了慈心,上前包扎他的伤口,把他带到旅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撒玛利亚人拿出一些钱给旅店老板,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花费的,我回来必还你。”

让我们暂时脱离一下这个我们熟悉的故事,假设那个受伤的人现在刚好醒过来,说:“怎么?你要离开我啊!”

“没错,我需要到耶利哥去谈生意。”撒玛利亚人回答。

“你不觉得你这样做太自私了吗?我受伤这么重,需要有个人可以陪我话。如果你现在离开我而去,耶稣怎么拿你来当典范呢?你根本就不像个基督徒嘛!把我这个最需要你的人如此恶意离弃,你那‘牺牲与奉献自己’的精神到哪里去了?”

“我想你是对的。”撒玛利亚人说:“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是没有爱心的行为,我确实应该做的更多,我会把我的行程再延后几天。”

所以,他和那个人多待了三天,陪他聊天,确定那个人既快乐又满意。

第三天下午,敲门声起。一个带信的人走了进来,递给撒玛利亚人一封他在耶利哥生意伙伴写来的信:“我们已尽可能等你很久了,最后,我们决定先把那些骆驼卖给别人,我们的下一批骆驼六个月以后才会来。”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呢?”撒玛利亚人在空中挥舞着手中的信,对那位复原中的以色列人大声嘶吼:“看看你干的好事,让我没买到那批对我生意很重要的骆驼,现在,我没办法向我的顾客交待了,我很可能破产倒闭,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呢?”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故事对我们或许蛮熟悉的。我们都可能因为一时动了怜悯之心而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却为了对方耍些技巧,让我们所做的超过了我们原本的意愿,结果,我们变得不满、愤怒,而且错失我们生活必须有的一些东西。或是,因为我们想要从别人的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开始向对方施压,直到对方投降。只是,他们的给予并非出自真心,是源于顺从,而且给得心不甘情不愿。这两种情形与结果,都将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