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懂得了珍惜与感恩

(2010-01-15 08:53:21)
标签:

家庭

亲情友情

自我价值

感恩

白头发

育儿

分类: 亲子教养心理

这是一篇职业中学的学生的心灵故事。

今年母亲节那天,我和妈妈坐在院中,在傍晚的余晖中闲聊着,无意中,发现妈妈的白头发又多了好多。今年我已经18岁了,望着养育着我、呵护着我18年的母亲,刹那间,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时光还是要倒退回两年前的母亲节……

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从不甘心落后于他人,所以从小,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东西,我都要求完美,包括我的父母。那时我16岁,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最强的时候,爸爸是一个事业单位的上班族,不管是从收入还是个人的修养、素质都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型爸爸。而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总认为妈妈没有那种高贵的气质。所以,不论妈妈对我说的任何事情,我从不去理睬,甚至妈妈为我精心挑选的衣服,我也不会去看一眼。我认为妈妈买的衣服太老土。在学校需要家长去的任何活动,我也只是让爸爸参加。我的虚荣心总是在提醒着自己:她和别人的妈妈相比,差了好多!这些妈妈都知道,但从来不会责备我,也不会在我面前表现出不满。因为她知道,不能让女儿因为自己而烦恼。但我从不知道那给妈妈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还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不断地做着同一件事——往妈妈受伤的伤口上继续洒盐。事情积攒到一定程度总要爆发,就像水桶里的水,满了总要溢出一样。

2004年的母亲节那天,和往年一样,一个我从来不会在意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那天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也是让我人生观彻底改变的一件事,也许我至今还会忽视母亲节的存在,更会忽视那给了我生命这个奇迹的——母亲!

妈妈那天买了一件很漂亮的新衣服,那件衣服很新潮,是我眼中所谓的高档货,妈妈是个很节俭的人,我很奇怪,她怎么舍得?不过也没去多想,当妈妈问我:“飞飞,好不好看?”我依然对着自己“心爱”的电脑,毫不理会妈妈说的话。妈妈没有生气,反而更加贴近我说:“你觉得不好看吗?那我去换件你觉得好看的。”我开始烦了,认为妈妈真能唠叨,尽管我能感觉到,妈妈渴望我的回答,哪怕是一个眼神的交流,但我却说:“你随便,我在玩游戏,都让你,玩坏了,真能唠叨!”妈妈脸胀得通红,给我拔掉了电脑电源,我和妈妈吵了起来。我说:“你凭什么关我电脑,你愿穿什么就穿,问我干什么!”(心理想:“穿什么不都那样。”脸上带有不屑一顾的表情)突然间,脸有种从未有过的炽热感,血液从鼻子里慢慢流到了地上。同时妈妈也流泪了。我和妈妈的关系也因为这个耳光破裂。我感到了莫大的委屈,甚至有种永远不要和妈妈说话的想法。

晚餐时妈妈没有和爸爸提到这件事,我倒认为我的委屈就这样咽到肚子里了。晚上我起来上厕所,发现爸爸妈妈在窃窃私语。我认为妈妈一定在向爸爸告状,扭曲事实。突然我听到这样的话:“他爸,这次孩子学校组织的亲子野营活动还是你去吧,我买的那件衣服不好看,我不想去了。”我的鼻尖顿时好酸好酸,眼泪止不住地流。母亲对自己16年的爱,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我后悔至极。想到母亲打我一巴掌时,我的鼻子在流血,而母亲的心也碎了,想到妈妈为我着想而受的好多委屈,我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我出去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发夹。从衣橱中拿出妈妈昨天买的新衣服,对妈妈说:“妈,赶快试试新衣服,我还给你配了个发夹,你穿上一定很好看,这次野营你一定是我们班最靓的妈妈。来我给你带发夹。”妈妈会心的笑了。我把头轻轻靠在妈妈肩上,忽然间发现了好多白头发,泪珠又在眼眶中打转,心里在一阵阵刺痛着。

想想我已经好几年没这样和妈妈贴近了,连妈妈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白头发我都不知道。记得小时候,我会撒娇地缠着妈妈,让妈妈抱抱,还总愿摸摸妈妈长长的黑发;我生病,妈妈总是彻夜未眠的守护在床边,为我擦拭着头上的汗水;下雨天,妈妈冒雨为我送伞,自己浑身都淋湿了,但那时的我反而觉得多此一举……想到这,我已哭成了一个泪人。我知道,在妈妈的心里,对这个不懂事的女儿,不曾有过埋怨,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面对女儿对自己的冷漠,妈妈更多是对女儿的理解,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的苦恼,也不会表露出来。在妈妈看来,那是女儿在向妈妈撒娇。在妈妈的眼里,我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想用自己所有的爱来守护着我。而我对那无私的爱,却总是漠然。

人都是这样,只有在人生课堂上磨练过,才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今天的我,即将成人,再次抚摸妈妈的白发,内心有酸楚,更多的是感恩。我想说,“妈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妈真好!”我们也许什么都给不了父母,即使付出生命,也报答不了父母,但我们至少会用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2006年的点评: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内在的资源,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包括自信、自爱和自尊。自信是相信自己有所需要的能力,自爱是爱护自己,自尊是尊重自己。先有自信,才能够建立自爱;有了的自爱,才能建立的自尊。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也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出充分的自我价值的人,可能会有两种心态:第一种是不能让别人知道,不惜一切去维护高自我价值的假象,如:事事争强;注重面子;故意炫耀;任性妄为;不顾他人等;第二种是知道不如人,处处退缩,怕承担责任,不肯认错;到处批评别人等。自我价值不足的青少年往往会用追求外在价值去提高内在的价值。

高自我价值不是从“我比你好”所产生的自私感,而是珍视自己,进而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人。珍视自己,是接受自己独特之处和相同之处(相对于别人),不再拿别人来比较,并停止自我批判、自我惩罚或自我总括式评价,让自己活得更诚实、更坚强、更能接纳、更尊贵和更有爱心。

这里提醒父母,您们的价值取向通过言行举止、生活态度等培养了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这里也提醒青少年,自我价值观是可以发展的,就像这位同学所说“人都是这样,只有在人生课堂上磨练过,才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自我价值感也需要在人生实践中提升。

 

2010年的点评

重读这篇故事更多地是感动,是因为孩子的转变和醒悟,知道了感恩,从注重外在转为内求,从而获得了自尊和自爱。同时也感到些许难过,这样的转变是通过“血”的代价。这提醒了我们做父母的,为人父母自己要自尊、自爱,内心稳定并有心理能力,这样才能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读者朋友,你或许有自己更多的收获。真诚希望你能分享你的感受和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