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绘瓷名家佘钊大瓶赏析
(一)
在东北,行内有“全国玩大瓶要数东北,东北玩大瓶要数锦州”之说,一个成熟的古玩爱好者手头没有几件嫁妆瓶(俗称大瓶)是不可思议的。从今天起,将我收藏的大瓶拿来与网友见面,因是本人的收藏品,只客观介绍艺术水平,其它方面不做过多评价,请网友们欣赏、点评。

图一、大瓶正面观

图二、大瓶背面,画的是山水画面
这只300件大瓶高57公分。瓶为满彩绘画,前面为董永接子画面,只见七仙女在仕女的陪伴下踏着祥云从辇车中抱着孩子下来,(图一、四
)董永在侍者陪伴下,下马相接。(图三)小孩张手挣脱着急于见到父亲神情,以及董永和七仙女相见复杂心里表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更让人佩服的是颈部画面是东方朔偷桃:传说中的这位神仙他不满足自己成仙,还要偷桃子添寿:画面展示给人们一个贪心而又憨态可鞠的老人,偷桃后慌忙逃跑时鞋子掉了,口衔二个仙桃提鞋的画面。画面生动传神,工笔十分细腻(图五)。大瓶背面是远山重叠,树木山峦点点,依稀可见山中小道。留白处可见远处几叶轻舟。近景为两位高士在芦棚下盘膝畅谈。远处山间小道,骑驴的读书人在苍松下缓步而行。画面的左侧一只小船即将泊岸。整个画面构图淡雅,气运宏伟。设色相宜,布局合理,好一副绿水青山优雅境地(图二)。其款为余钊庚申年作。是余钊1920年的作品。(图六)一位业内权威人士鉴赏说,这是他所见过的佘钊传世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珍品。更让他惊叹不已的是,在佘钊传世大瓶作品中,画面满彩比较多见,一般正面画人物,后面画花卉或者静态物品的多。而这只大瓶正面画人物的同时,后面画的却是山水,确实是一件少见难求的精品。

图三、正面局部

图四、正面局部
民国时期,以王琦为代表“珠山八友”,的绘瓷艺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其书画,诗文,工写兼备,涌现不少的颇有影响优秀作品。除了珠山八友以外,还涌现出一批深受各阶层人士爱戴陶瓷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名噪一时,其中佘钊就是其中的一位。佘钊,字文彬,生辰不详,有关他的记载仅有的零星资料:且说法不一:一说他17岁来到了珠山拜师学艺,因其每每与师长、社团意见相佐,而发生抗争,受到了排挤、封杀,因此有关他的记载十分少。后自己主持画室---“金玉珍藏”维持生计。一说他性情孤辟,仕途坎坷,但一生勤奋作画,是当时不可多得绘瓷画大家。但从他留下来的大量传世作品看,他擅长绘画人物,兼顾山水,工书诗,作品为后人所重,名声远播。为今天
我们研究近现代粉彩瓷绘画提供不可多得资料

图五、正面颈部局部:东方朔偷桃的神态

图六、作者款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