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来哈尔滨拍摄电影《笑逐颜开》“22大电影明星”之一金迪逝世,终年89岁

(2022-04-07 09:33:27)


记者从中国老电影研究学者余泳处获悉,新中国评选的 "22 大电影明星 " 之一的金迪因病于 4 月 3 日晚在北京去世,终年 89 岁。

金迪原名金慧琴,祖籍江苏苏州,1933 年 2 月 25 日出生于上海,1950 年,金迪考取了东北鞍山文工团,1952 年,金迪报考了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并被戏剧系录取。

1953 年,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戏剧系并入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前身),与王秋颖、李默然成了同事,并和李默然一起主演了名著改编的《尤利乌斯 · 伏契克》。

1956 年,已更名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了两台话剧轰动全国,一个是《前进,再前进》,还有一个是曹禺的《日出》,金迪饰演的徐柏贞和 " 小东西 " 收获好评并在全国话剧汇演中获得了表演奖。《日出》在演出结束后还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7 年,长影导演郭维拍摄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改编的农村喜剧片《花好月圆》,金迪首次 " 触电 " 扮演性格泼辣的袁小俊。

1958 年,长影拍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导演苏里邀请金迪出演孔淑贞一角。将金迪调入了长影,经过两次拍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终于上映了,金迪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学好文化服务于家乡的新一代农村知识女性形象。当时激励了众多青年纷纷效仿电影里的孔淑贞,投身到祖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去。在如今国家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的时刻,此片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59 年,金迪主演和出演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笑逐颜开》两部影片均入选庆祝建国 10 周年的献礼片。上映后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1962 年当选 "22 大电影明星 " 之一。1963 年此片还应观众要求拍摄了续集,同样影响非凡。

1975 年金迪调入人才缺乏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只拍摄了三部故事片。1985 年,深圳特区招募人才,金迪调到深圳电视台任导演直到退休。

金迪在哈尔该拍摄《笑逐颜开》,剧照中为热电厂的高炉。

金迪十几年前曾来哈尔滨拍摄《难以忘怀》节目,回忆了在哈尔滨热电厂拍摄丛深编剧的电影《笑逐颜开》的往事,并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去年,金迪还参加纪录片《演员》的拍摄和首映活动。

据悉,金迪逝世后,新中国评选的 "22 大电影明星 " 仅剩于洋、王心刚、祝希娟、秦怡、王晓棠、田华、谢芳七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