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少校》|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

《炮兵少校》
[导演]:赵为恒
[编剧]:杜守林/郝中夙
[主演]:周里京/吕晓禾/高强/寇振海/韩月乔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1993年
[片长]:92分钟
1991年4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哈部队某部参谋长苏宁现场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为保护战友光荣牺牲,年仅38岁。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1991年6月,长影导演赵为恒回故乡哈尔滨为影片《断命纹身》采景,听一个同学讲了苏宁舍己救人的事迹,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促使他连夜给长影厂领导打长途电话。厂领导高度重视,第二天便派责任编辑赵俊梅来哈组稿。当时,正逢影坛主旋律片热的高潮,八一厂、军队、地方电视台纷纷组织人马欲拍苏宁。长影捷足先登,由部队作者郝中夙、杜守林创作,两位作者仅用一个半月便推出剧本《地炮家族》。但当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影片创作一度搁浅。
赵为恒为英雄拍片痴心不改,一直在关注剧本的创作,带着创作班子两次来哈尔滨取景改本。剧本《地炮家族》历经三个春天两个夏天,越发成熟,变成了后来的《炮兵少校》。剧本选取了楚宁(苏宁,电影剧本阶段一度叫楚征)经过20年历练,从肉身滚雷区的一名炮兵战士成长为一名忠诚服务于现代化国防事业的炮兵少校,并最终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赵为恒认为把苏宁形象搬上银幕是电影人无可推卸的责任。他的行为得到了哈尔滨市政府、沈阳军区和苏宁生前所在部队的大力支持。赵为恒确定影片的主题,要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军事题材片,描写当下捍卫钢铁长城的当代军人形象。时逢电影市场疲软,上座率直线下降的时代,长影厂的电影工作者以满腔的热情拍摄影片《炮兵少校》。虽然影片前景不容乐观,可长影人坚信,一定要以真情打动观众,拍出无愧于英雄的影片。
长影厂组成一支精干的创作队伍和强大的演员阵容,荟萃了众多新老影星,周里京扮演楚宁、韩月乔扮演楚宁妻,著名电影艺术家李炎、陶玉玲联袂演楚宁父母,吕晓禾、高强、金梦、寇振海也加盟此片。《炮兵少校》摄制组在苏宁生前所在部队,松花江畔、军队靶场等处实地拍摄外景,所到之处极受关注。
周里京敬业演英雄
当时哈尔滨市的影院正在放映动作猛片《冥王星行动》,主演该片的硬派小生周里京恰好来拍摄影片《炮兵少校》。那年周里京39岁,银海跋涉15载,他以真挚动人的表演,为观众留下了《新星》中的李向南、《人生》中的高加林等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并主演《年轻的朋友》《我们的田野》《夜上海》等十几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铁血共和》《长流不息》等10余部电视剧,荣获众多奖项。他所塑造的知识青年、县委书记、民国都督、解放军战士等形象深入人心。当时竞争英雄苏宁这个角色的有张光北、陈宝国等众多影星,可周里京以英气勃勃的硬派小生戏路,酷似苏宁的风度气质让赵为恒还是请他出演。
而为拍《炮兵少校》,他在天津赶拍中国首部赌片《中国赌王》连续多宿没合眼,抢出最后一组镜头。连夜乘“中巴”到北京,并把唯一的一张软卧票让给了女演员韩月乔,一下火车就进棚拍戏。对周里京的敬业精神,导演赵为恒、副导演钱茹及剧组人员均给予高度评价。到哈尔滨后,周里京一直在泻肚,可仍坚持拍戏。
通过对苏宁生前战友的深入采访,周里京对苏宁有了直观的认识,谈到对角色的创造,他说:“怎么演英雄,我不会演,但我会演一个人,一个平凡而又真实的人。苏宁之所以为英雄,是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关键时刻奋不顾身,这3.7秒(手榴弹引爆时间)决定了他一生的辉煌。要深挖的是凝结英雄心路里程和灵魂轨迹的内涵。”
韩月乔艺术第二春
影星韩月乔虽然息影多年,在《炮兵少校》剧组,这位军人影星依然一身戎装,亭亭玉立,不减昔日银幕风采。作为中国新时期电影中脱颖而出的韩月乔,曾经是大红大紫的偶像派明星,《爱情与遗产》《欢欢笑笑》《孔雀公主》《潜影》《白桦林中的哨所》等影片均是由她领衔出演。而辉煌之后,韩月乔却从银幕上悄悄隐退了。为了追求更深层次的表演境界,1983年,这位舞蹈演员出身的影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班深造,并推出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同一个太阳》,深受影视圈内外的好评。
韩月乔担纲《炮兵少校》,是以崭新的形象去迎接艺术上“第二个青春期”。她说:“从《爱情与遗产》到息影上大学,那是我艺术上‘第一个青春期’,我塑造的角色都很不成熟,还没有一个从我个人出发去塑造的角色。我从舞台走上银幕,本身是很被动的,难免要留下很多遗憾。凭我对电影的痴情,始终没有退出影圈。现在,我的艺术上‘第二个青春期’开始了,我要变被动为主动,尝试过编导之后,还要真诚地去演戏,演活真实的人。”
吕晓禾、高强诠释战友情
吕晓禾1953年在哈尔滨市南岗念过小学。1962年,又随沈阳话剧团来哈演出《茶花女》,1982年来演出《榆树下的恋情》,算起这次来,那是四进冰城了。重返童年故地,吕晓禾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次,他是刚刚结束动作片《谋杀关东王》的拍摄,来不及洗去仆仆风尘,便换上军装进入拍摄现场。连长“梁三喜”在剧中摇身一变成了团长柏老万,这是个个性鲜明的当代军人形象,在与炮兵少校的对手戏中,吕晓禾以强化性格的魅力去征服观众。
鸡西话剧团的演员高强在片中扮演楚宁的战友黎明,20年前因肉身滚雷区而导致终身残疾。离开部队后,他成了酒店老板。他忘不了当年的部队和战友,听到同学会上楚宁和黎明的合唱,他感触很深,为了加强炮兵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他慷慨解囊。有意思的是很多年后,各种军事网都在探讨黎明肉身滚雷究竟是保卫共和国的哪场战争。他们演唱的插曲《太阳啊太阳》也广为流传,成为苏宁团之后几代官兵的团歌。
首映向英雄致敬
1993年11月13日下午,几千名苏宁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在驻哈某部礼堂参加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以英雄苏宁为原型创作的故事片《炮兵少校》的首映式。影片以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再现了英雄的风采,官兵看得满含热泪,部队首长感谢长影人做出的贡献。
首映式上周里京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观赏着他主演的《炮兵少校》,看到动情处泪水也禁不住夺眶而出。首映式后,只见他紧握苏宁妻子武庆华的手,向她深深鞠了一躬,表达他作为苏宁的扮演者对烈士家属深深的敬意。
周里京说:“每看一次电影,我的心灵都会受到巨大的撞击。仿佛感受到英雄苏宁跳动的脉搏和火热的心,今天在英雄的故乡首映《炮兵少校》,真诚地接受苏宁的战友和他可亲可敬的家属的检阅,是否演好英雄苏宁,我想,观众会做出公允的评价的。”
谈到他的银幕形象,周里京十分感慨:“苏宁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想到他会做英雄,这说明他平时在思想精神上的境界已达到一个水准。否则不会在生死瞬间挺身而出。我是从他作为平常的人找感觉来演的。从苏宁这个职业军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人还是需要一种精神的。一种高昂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1994年,《炮兵少校》获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周里京获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这次塑造英雄的银幕实践,使周里京得到了灵魂的洗礼。他重新确立了他的生活准则:演英雄,也要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