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捕38年前《追捕》,“真由美”来哈从华梅后门“逃走”

(2017-12-01 10:49:39)
 

 申志远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在首映日看了吴宇森版的《追捕》,严格的说,如果不是为了蹭 IP,电影的名字叫原著小说的名字《渡过愤怒的河》更合适。 看完后,作为《追捕》拥趸,如果与经典比对,笔者当然失望,感觉是一个香港导演、使用两个内地明星在日本全程拍摄的枪战片而已。从豆瓣很低的评分来看,大多数人也都是这心态。

这部新片唤起了小编关于杜丘、矢村、真由美的深情回忆,老版电影是新时期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日本电影,主演高仓健、中野良子旋即成为国人的偶像。38 年过去,依然魅力不减当年。

作为《追捕》风靡年代的亲历者,改编自西村寿行的小说《渡过愤怒的河》的电影《追捕》拍摄于 1976 年,1979 年由上海译制片厂译制,邱岳峰、毕克的配音已成银幕绝响。真由美的大波浪发型、喇叭裤,杜丘的寸头、风衣,矢村的大鬓角、太阳镜引领时代潮流,现在仍有不少人喜欢把风衣领子立起来,就是在那时跟电影里杜丘学的。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第一次看到日本还有私人飞机、东京新宿街头的摩天大楼,还有个人的牧场,奔驰的赛马 ……《追捕》成为国人当时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一直往前走,不要往两边看,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这个台词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尤其电影一开始那段电子音乐,鼓点声能够立刻抓住中国人的注意力并且使人们血脉贲张,这音乐征服了当时的中国人,它太新奇太好听了。

由于高仓健的硬汉气质,不苟言笑,性格坚强、有担当,大众还展开了对于"寻找男子汉"话题的讨论。

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的传记画册,电影《追捕》的录音剪辑和小人书风靡一时,甚至片中另一角色横路敬二成为汉语中"精神病"的代名词,"啦呀啦"的《杜丘之歌》还被说进相声,小说《渡过愤怒的河》被多家出本社组织翻译出版。

很难描述当时的流行盛况,说几个跟哈尔滨有关的轶事吧!1982 年,"真由美"扮演者中野良子来哈尔滨参加日本电影回顾展,被热情观众堵在中央大街的华梅西餐厅,造成交通堵塞,"真由美"从后门"逃之夭夭",还不忘问候"您好"!后来,中野良子又分别两次来哈尔滨,参加冰雪电影节她的个人影展开幕式,还有一次走遍中国的活动,路过哈尔滨,这两次她都不忘提起当年在中央大街遇到的"险情"。

1980 年,哈尔滨铁路的《前进列车报》,因及时翻译连载《追捕》续集《杜丘之死》一纸风行,成为中国报界第一张《星期天》报。

1999 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恢复了删节的带"真由美"裸镜的全本《追捕》,增添了 20 分钟情节的新版再一次掀起波澜。

后来,崔永元主持的《电影传奇》专门赴日本做了《追捕》专辑,横路敬二的扮演者田中邦卫因在中国成为脑残的代言人,而想不通拒绝采访。

所以,《追捕》是一部有几亿人代入感的 IP。新版《追捕》是向 1979 年版《追捕》致敬的力作。我们再回到《追捕》这部戏,上映第一天,虽然豆瓣评分只有 4.9 分,虽然吴宇森拿到了原著《渡过愤怒的河》的版权,但是老版电影的版权没在吴宇森的手上,所以说我们看到的《追捕》是吴宇森根据原著创作出的全新版本!

怀旧的你,还是跟小编回忆一下 38 年前难忘的《追捕》年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