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电影地图》的媒体和影人、读者的评论
(2009-06-23 23:06:30)
标签:
文化 |
关于《哈尔滨电影地图》的影人、读者的评论
“为哈尔滨影视人做传”
收到寄来的〈哈尔滨电影地图〉,一口气看完,真的是太好了!作为电影人,家乡人真的要感谢你们辛勤的付出,看后很亲切,让我们怀念过去,想念从前……让我们会记住那永远的歌声!
“城市电影的哈尔滨人的独特记忆读解,只有被这块土地滋润的人才能够写出来,是我看到的最奇特的美术和手绘插图和标题!
“虽然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感动,有关杜老的一段文字尤其如此,那些城市的记忆,那些电影带给我们激情、梦想与温暖的日子令人怀念!”
我在从沈阳去大连的火车上一汽读完了<哈尔滨电影地图>,写得太好了,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打动,传达的不仅是关于当地的电影有关信息,更饱藏着那个时代电影和文化生活的激情和无穷的眷恋怀念,那些经历现在这些伪影人都不会再有了!
书名是“地图”,书里果然也夹了一张哈尔滨地图――哈尔滨地图的简画,松花江斜插着,而申志远居然找到48处与电影密切相关的哈尔滨地理名称,而每个地名都至少与1部老电影有关联,这部书的结构就是从这些关联中展开的。
如果你对哈尔滨和电影相关联的事物有印象或者感兴趣,这本书在手就足够了。
这部《哈尔滨电影地图》的内在力量并不在于它展示了繁复的关于这座城市和电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于一种沉淀在这个城市历史和这位作者经历里对电影深厚的情感。1980年代的最后几年,哈尔滨曾一度成为全国电影评论的热地,影评协会出版的一本小册子《电影赏评》月刊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业内风向标。现在,我回到哈尔滨,在今年春节的某个晚上,打的从当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哈尔滨电影院、亚细亚电影院、和平艺术电影院、东北电影院一一走过,这些老式电影院冷清孤单却更激起了对当年风行多年“冰雪电影”的热烈疯狂的回忆。
我怀里就揣着这本《哈尔滨电影地图》。
我当时想,如果这些电影院、那些曾经辉煌的电影往事如果需要有个归宿的话,这本书就是再合适不过的。
感谢申志远煞费苦心点灯熬油弄出这么一本《哈尔滨电影地图》,它让电影成为一颗长在哈尔滨这位热情、性感而又高傲的东方美女脸上最合适位置的一颗美人痣,她更因此而与众不同。
并希望凭以上文字向引领我走进电影评论界的已故伟大光荣正确的左派理论家杜述铭先生(虽然他被打成右派20多年)致敬。
我一想到申志远说他“大背头,有点儿像新军刚剪了辫子”就想笑。
关于《哈尔滨电影地图》的媒体报道
〈东北网〉一篇
《生活报》一篇
哈尔滨音乐台《阅读时间》专题节目
哈尔滨电视台〈收藏30年〉专题节目
《哈尔滨日报》一篇
《新晚报》三篇
《哈尔滨画报》一篇
《哈尔滨文艺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