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要看的演出是44th街的《Phantom of
Opera剧院魅影》。1986年首演以来,该剧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音乐剧,真正名副其实的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Musical。今天是星期一,演出的剧目非常有限,但Phantom还是照常地演出着。我想在很多人心目中Phantom就是Musical的代名词。

The Longest-running in
Broadway

朝圣一样奔剧场
到达44街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我随着西去的人流向着剧场进发,迎着落山的太阳,像朝圣一样。卖说明书和矿泉水的工作人员穿着Phantom的T恤,笑得很友好。一个手握一叠票的中国大哥一晃而过,看起来不像导游,难道是票贩子?

演出前,工作人员已经不怎么阻止拍照的观众,剧场灯光很暗,无论怎样也拍不出多好的效果。我提前购买的$26.5的最低价票坐在剧场三楼的最后一排边角处,想当偏僻,所以我特别带了演出望远镜傍身。在百老汇是不要指望坐到不属于自己的高价票位置的,因为总是满场,今天也是如此。
序幕拍卖场景略显沉闷,坐在剧场最后的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说话。这有别于开场就要吸引观众注意的大多数商业音乐剧,而观众个个屏息观看,这就是Phantom的声望所致吧。直到破碎的吊灯重新升起,Phantom阴暗的主旋律响彻剧场,戏才真的拉开帷幕。在我这个英语不好的观众看来,Phantom的语言、唱段都不是那么通俗易懂,我能够抓住的内容不到三成,且除Think
of me、The Phantom of
Opera等几个经典唱段外,大部分唱段都更加歌剧化,很多复调的唱段、华彩的高腔、甚至就是搬演歌剧片断,这些都是现在的音乐剧当中不再常见的,也多少令我这种不太懂歌剧的观众观赏起来有些吃力。
诸多场景都是传统歌剧范儿的
以1986年的舞台效果来讲,我想,Phantom带Christine划船穿过水汽沼沼的地下河,舞台上骤然喷出的明火、Phantom的鬼魅红装后又大变活人地消失……这些都是相当有效果的,即使在今天也能够让观众吓上一跳。



所有观众都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


《剧院魅影》是一个阴暗惊悚的故事,曾经因面貌丑陋而被关在笼中被人参观的Phantom逃出牢笼后躲藏在剧院里,他开发了很多自己的暗门,得以出入自由。他爱上了还没有成名的小演员Christine并躲在暗处指导她演唱歌剧。一次偶然的机会Christine一举成名,却也因此结识了剧院资助人Raoul,两人坠入爱河。这让Phantom无法忍受,他企图威胁所有人,以得到自己所爱,但到底在Christine的感召下放弃了疯狂的做法,释放了Raoul,孤独地消失了。


爱、占有、操纵与被操纵

这是一个奇情畸恋的故事,作者同样将美丑对比推到极致,奇丑无比的Phantom却智慧惊人,是设计师、音乐家、剧作者,他也像钟楼怪人里的卡西莫多一样劫持了自己的爱人,但他的心灵比卡西莫多更加扭曲阴暗。

我不知道小说作者有没有受到雨果以及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我还猜想韦伯爵士在Phantom身上投注了自己的影子,一个操纵剧院、知悉一切、来无影去无踪、能叫钢琴自己弹奏的科学怪人,一个永远藏在面具之后的影子。我想这是每一个创作者的理想形象,真正的创作者必定体验过那份孤独。由此,演出最后一束光打向的是魅影的面具,这一处理愈加显得耐人寻味起来。

魅影到底是谁,代表着什么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一版本的Phantom的演员Howard
McGilin,在我看来他没能演出魅影的沧桑感,他表现的魅影的痛苦如此直露,甚至有些猥琐,这样的形象无法激起我对于人物的同情。
尽管如此,整体的情节及音乐仍是震撼人心的。当Phantom孤独地驱走所有人的时候,我有些难过、感同身受。
面具之下孤单一人

一日支出明细:
| July
13th |
| 生活支出 |
City Pass |
$79.00
|
| 电池bettery |
$16.25
|
| 提拉米苏 |
$5.50
|
| Lenox Hill Grill |
$13.49
|
| 看戏支出 |
Phantom of Opera |
$26.50 |
| 总计 |
$140.74
|
| 盈余 |
-$40.74 |
超支$40主要是因为City Pass的缘故,还好还好,而且总帐还是有富裕的:P
2009年7月1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