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梨园戏王仁杰曾静萍王心心元味 |
分类: 戏说 |
古韵情深[小记2012梨园戏沪上行]
20121124-25
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每年一度的【上海当代国际戏剧季】邀请,梨园戏再度登上上海的舞台,而距离上一次【古戏薪传】展演,已经两年有余了。在这不长不短的时间里,自己的‘散场看戏’里已添了四次赴泉赏剧的体验,并因此而结交了一批舞台内外的泉州好友,写下这些的时候,心里涌起的那缕淡淡地却又盈盈满怀的温情,与演出第二晚席地而赏【大闷】时一模一样。
现在我想说,梨园戏八百年古南戏遗响的‘身世’、细腻优雅清丽婉约的‘容姿’、在浊世中始终坚持返本开新的‘精神’固然都令人迷恋和感佩,但最深入人心的是浸润在戏里戏外那真切、浓郁、诚挚的人情味道。它流淌在黄五娘的眼神里,它跃动在梨园音乐的旋律里,它传递在【漫谈梨园戏】听讲双方的心田里,渐渐地,化成了一方弥足珍贵的精神桃花源。
讲座本就是额外的馈赠。然而在离演出开始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讲座的内容不断扩容,最后‘演变’成由王仁杰老师讲座、梨园戏音乐表演、十八科母现场演示、王心心老师南管表演、经典折子戏【玉真行】和由曾静萍老师、林苍晓老师表演的折子戏【过桥入窑】组成了‘超级讲座’,像是一次生动的梨园戏小型博览会,可谓创下了讲座史的奇迹。网友说:“当天听到不止一个观众说这场讲座太值(赚)了:长于思考和写作者的言传,善于表演者的司鼓、演唱,浓情真意,古趣盎然,感慨,珍惜。能够面对活化石梨园戏,何其有幸,种种知感不一而足。也因此,对王老师的孤傲至谦笑语澹澹有着无以言说的感佩。”
王仁杰老师不善在大庭广众前侃侃而谈,但为梨园戏的推广仍勉力而行精心准备,以‘孤、古、固’概括梨园戏,讲述古戏生存之‘孤’、宋元南戏遗响之‘古’,守护传统之‘固’。梨园戏的音乐、压脚鼓、十八科母的演示令初见者好奇、着迷;王心心老师的南曲【共君断约】,选自梨园戏【陈三五娘】,令人现场感受南管悠长动人的魅力之外,也切身体会到南曲与梨园戏血脉相连的关系。完整的两折传统戏,都是小梨园剧目,令观者仿佛触摸到了梨园戏的魂魄,尤其是【过桥入窑】里的刘月娥,让人跟着伊笑跟着伊悲,最后无法自拔地爱上伊。
如果说【过桥入窑】还是通过丰富的情节设计来推动剧情的话,作为这次戏剧季的演出作品【大闷】真是无比‘枯燥’了,无非是戏中人思念丈夫一夜无眠,情节设计也仅三度起身,身外‘器物’也仅月亮、孤雁、铜镜。如此一个角色从头演到底、足足五十分钟的演出,不仅对演员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对观众和场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赏传统戏曲不是听故事,而是感其情。而情感的触动与共鸣,又需要有一定的经历与感悟的积淀。而本剧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其实已经不是演员,也不是数百年前的黄五娘,完完全全就是戏中人的思绪,看起来舞在台上,其实起伏在观者的心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既达传统戏曲的至高境界,亦合现代戏剧之顶级水准。
感动第二场演出时的场域气氛,从头至尾无一人走动,两百人的场子安静而暖意流动,黑漆漆的剧场里,观者的专注、感动之情却触手可及。是台上台下所有人共同完成了一次美妙而难忘的经典演出。尽管第二场演出后没有安排演后谈的环节,但相信这一晚的体验将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而第一场演出后的交流亦令人难忘。观众的问题竟然包罗了从体制改制到音乐特色、演出安排的各种领域,其中有来自泉州的女孩谈及在上海才第一次观赏到来自泉州的梨园戏,那一刻给人的感动难以言表,这也是梨园戏的人情味道。她不羡大剧种的门庭若市,但珍视每一位真心知己。
重感情的梨园戏,几十年坚持抡救和继承传统。然而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又绝不僵化地套用固定的外化技巧,以曾静萍老师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严格地秉承传统的程式,而讲究在程式里融入演者的艺术理解。曾静萍老师说:“只要你走进她的心,程式将帮您呼吸。”任何仍在纠结传承与创新之惑的人们,都不妨亲自去观赏一次梨园戏的表演,这,或是古戏传承至今的另一种额外的功能了吧。
两天的演出,如白驹过隙。好在不久的泉州元宵,将迎来连演五天的盛宴,再不久的上海春天,亦有可能与梨园戏再度重逢。期待着。
----------------------------------讲座------------------------------
梨园戏优秀青年演员郑亚婷表演小梨园剧目【高文举·玉真行】
--------------------------------------正式演出-----------------------------------
乐声不断 王心心老师登台
表演选自[昭君出塞]之[山险峻]
缓缓乐声牵动情绪,低低吟唱直入人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2010年与梨园戏初见之图文记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2012年6月福州二度观剧之图文记录《表演艺术至高楼【大闷】》
-----------------------------------台前幕后----------------------------------
第一场演后谈冯老师提问为何服装有袖子
曾老师答确为错误。第二天即卸除。
左起:尤老师、曾老师、王老师
啊呀,前面有一声元味哥。。。
角色
@胡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