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十年句号前的问号:昆剧明天会好吗?

标签:
昆剧非遗十周年昆剧明天会好吗千里送京娘唐荣沈国芳侯永奎 |
分类: 戏说 |
今年有'难忘四纪’:
3月3日-6日,上海,纪念盖叫天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7月15日-17日,上海,纪念俞振飞先生诞辰109周年;
10月10日-11日,杭州,纪念周传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12月3日-5日,北京,纪念侯永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大爱纪念场,戏最神,情最真,感最深,实为最鲜活之文化传承。但看多了,尤其是昆这一方面,
遗憾与怅然也渐渐浮上心头。
包括这次纪侯三场纪念演出中的两场。
观感都接近,昆坛后辈与前辈最大的差距不是经验,不是技艺,而是态度,对舞台、对艺术的敬畏态度。
表现在舞台上,就是‘不讲究’。
每一位登台者,你问过自己,我今天准备好了吗?
你怎么对待舞台,舞台也会怎么对你。
这个对当下的管理者、掌舵人而言,也是一样。
这个对任何表演艺术都是一样,
有没有用心,一目了然。
这对任何表演艺术都是一样
况如昆剧呢。
现在很多年轻一辈的演员,甚至更年长的演员,
包括这次尤为突出的北昆演员,
表现出缺乏老师指导,或者缺少必要的艺术切磋的面貌。
那么,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准备好,比知道自己没准备好更令人揪心。
我们的昆剧明天会变好吗?
这算是即将过去的非遗十周年的句号前的问号
这喧闹一岁 留下的
竟只是老一辈的风骨映衬下的当下的苍白
刺得人炫目
这十年,
昆 俨然已经承载了很多
当每个人都卸掉一点昆剧可以为我带来什么
多一点我可以为昆剧带去点什么的时候
便是昆剧这门古老艺术的春天
雪是可以融化的。
。
。
。
。
。
。
。
。
。
。
来来来,放下烦恼事
欣赏一下本次展演前两场窃以为最具现场效果的一折
苏昆青年演员唐荣和沈国芳带来的[千里送京娘]下半段
当晚的感受
就好比一个视力模糊又努力在看字的家伙
突然带上了合适的眼镜一般
又好比混沌难熬的沙尘天
突然来了一场清新的小雨一般
于细腻处脉脉深情
于无声处侠骨柔情
这
便是昆剧的魅力。。
昆
因为美 而纤弱
愿我们都敬畏她
爱惜她
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