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舞台/五子第三季后

标签:
五子登科谷好好余彬吴双沈昳丽黎安太白醉写蔡正仁昆剧元味 |
分类: 戏说 |
冒昧给你写信。
我想,随着醉写的落幕,这次五子登科第三季也热闹收场了,我知道你有点落寞,但是,彼时的你与我一样感受到了幸福吧。
在上昆的场子里,幸福,莫过于在舞台上看到全新的他们。他们是吴双,是黎安,是张军,却又不是吴双,不是黎安,不是张军。从闷帘那嗓子起只有赵匡胤,在醉步抬起的刹那,只有李白,在小青的呵喊声中一个转身,只有许仙……
我理解蔷华老师站在五子大轴结束后舞台上的激动,她何止是激动那晚的这场戏,她是幸福。我理解十二分地卖力甘当绿叶的刘老师在演出后亲吻黎安的脸颊,他是欣慰。还有早两日侯老在舞台上快乐如小孩一样说,吴双他孝顺我,我要把……都传给他!那一刻,脸上的神采看着就让人心暖。幸福的,欣慰的,不是因为结束,而是因为开始。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站在这个开端,和你谈谈醉写。都说醉写很难演。据说周老师当年的传人就没登台演过。昆剧里的这个难,或许就是在技艺之外,还需要人生阅历的体悟积累。还有一层,作为李白的狂狷与昆曲的雅致如何融合,内在的气度、潇洒如何通过醉步这些外在手段准确传递?这个戏,尤其需要有强大的内在修为,方能领悟并掌控这微妙的关系,所谓豪迈到极致,亦细腻到极致。
从这个戏落地情况看,开场部分,黎安的唱令人惊异,竟将老师的声音学得如此的像。不过,也因此这里的李白更像是‘蔡老师的李白’还不是李白。但之后人物愈发饱满,尤其和刘老师的对手戏开始后,整体上无论人物的神采还是表演的节奏都相当不错。这个演出前从蔷华老师到咱普通观众都稍稍捏呃把汗的戏达成了超乎预料的效果。
因此,蔡老师讲黎安演得比他18岁时第一次演得要好,俺觉得可能恰如其分,但从中,更可以听见的是老师的更大的期许,落地是一回事,而要真正把这个戏完全演成‘自己的戏’,或就是把自己当作‘18岁’开始。或许昆曲的舞台上,需要的是‘永远十八岁’那般,在昆曲艺术面前时刻敬畏虔诚,在艺术追求道路上永远‘白手起家’,在名利上永远‘痴痴呆呆’。
就醉写这个戏,或许也可以为黎安带来诸多启发:有无在平时常态化的学习、演出以外增加内在修为的其他途径?传承一出戏,除了如常规学堂那样直接完整学习以外,有没有类似触类旁通的其他方法来助益?自身个子很高,比老师高,比同伴高,会不会带来额外的细节需要照顾?等等。
随着年岁渐长,俺越发赞同这样的说法:人生三件事很重要:读书、行路、阅人。读书自不必说。在这个戏里,或许更要紧的是读诗。想起爷爷辈们摇头晃脑的老式诵诗的摸样,或许按着旧模样诵上李白诗句几百遍,不须酒人自就醉矣。然后诗人的人生经历,彼时的人生态度等,或亦有帮助。
行路,这些年自感对提升对自我、客观世界的认知非常有帮助。时寒冰就说过生命与旅行的关系:‘生命,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犹如一次旅行,苦难与艰险是滋润灵魂的元素,它们让生命变得更加丰满。旅行本是生命的修行,行走在路上,才能感悟到生命中最美丽最震撼最高贵最圣洁的内涵。’旅行(不是旅游),犹如给我们的思想一个假期,让它可以飘到半空中看看这个忙忙碌碌的自己,行在何处,为何苦痛。看看这个世界,苦痛,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目光不够。
而每个人,除了老师们,很多哪怕看似及其平凡的人,或都拥有你可能受用一辈子的人生经验,与他们为友,亦可收获不一般的教益。说来说去,书也好,旅行也好,交朋友也好,无非还是一个道理,老师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只是领进门。然后进门以后,不做宅男。
这场醉写,还令我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戏剧能量(这个去年第一次看醉写时还没有)。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李白视角下的醉写,那么高力士的角度呢?作为李白的配角,为了烘托效果,他必须是脸谱化的,小丑般的,非常不满却又步步退让的。但这个喜剧效果,却又是建立在高力士位高权重这个人们普遍的认知上的。而这两点其实是相矛盾的。这也是戏曲艺术的可爱之处。但如果是从高力士的角度演绎呢?如果他就是那个不喜形于色,有真本事的真高力士呢?李白又改如何处?所以,这个戏的高力士要演得好绝不简单。
而李白呢,开场醉步出来是一段,拉着高力士为其磨墨是一段,写诗是一段,醉倒是一段,作势打高是一段,被搀着下场是一段。一段接一段,同样的醉,不同的度,边醉还要边完成不同的情节,个人以为黎安此番是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把老师的传授尽力落下了,但要真正形成自己完整的再认识,可能还需时日。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通过一些小戏来讨论人物的各种可能呢?比如,醉写中的李白怎么就醉醺醺地来了?他是因何醉的?李白在醉写里是真醉还是假醉?真醉,为何还能作诗?假醉,为何这般逼真?又为何装醉?高力士走后,他又是如何自处?第二天醒来,阳光沐浴下的李白还记得这晚么?
不管李白的记性如何,我想舞台上下的你我都难忘这次的五子登科,第一季的他们,独立而骄傲地站立起来了。第二季的他们,已经完全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昆曲梁柱。而到了第三季的他们,我们看到了那个抛却了往日俊美外型的醉安生。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希望,还有勇气。一如张军走后的黎安,结结实实地被站在了聚光灯的最前沿。这种外部环境和期许的改变,与内敛安静的自我如何平衡,成为一个新的挑战。但无论张军式的‘入世修’还是黎安式的‘出世修’,在昆曲艺术的前行道路上都无法过分恣意个性的伸张。这是磨砺,也是财富。
最后引‘云门三句’,以为对五子期待: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涵盖乾坤:艺术上、个人修为上不断提升精进,并为此不拘一格,不惜代价,包括读书、旅行、广交朋友,哪怕需要改变本性,也在所不惜,为了艺术进步,不怕失败,不怕实验,探索再探索,永远能‘十八岁’,永不骄傲自满;截断众流:淡泊名利、少贪、少嗔、少痴;随波逐浪: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得艺术人生之大自在。真正的艺术家,不需要永远发光发亮深怕别人看不见,而是甘于平淡甘于普通,却在被需要时,熠熠生辉。
他们是点亮这个烟霾尘世的花火!
元味
2010.11.15
谢谢你那么有耐心看完这页罗嗦又欠调理的文字。权当作老友间的碎谈吧。
随附照片三张,亦谐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