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2010-11-12 23:39:12)
标签:

千里送京娘

吴双

陈莉

上海昆剧团

五子登科

昆剧

元味

分类: 戏说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20101111/天蟾·五子登科III吴双专场/★★★★★

 

简单

故事再简单不过。胸怀大志的赵匡胤,因抱打不平避走关西途中,无意中听到被歹徒劫持的京娘的哭声,遂解救之。之后,因京娘恳求毅然护送其回老家。为避嫌疑,两人结为兄妹。后,赵打跑追来的歹徒,京娘一路上流露爱慕之意,赵匡胤惋拒之。最后两人依依惜别。要是用来陈述,半分钟就够。

 

丰满

京娘与赵匡胤的关系随着故事的演进而自然递进:初见及至京娘出言相求,可为“遇英雄”;而之后在贼人追来之前,不忘加入一段二人同行,一句“我吁吁气喘,挽丝缰,跨玉鞍。看兄长虎步龙行,我京娘有福得识英雄。”,情感的种子已悄然种下,斯为“识英雄”;及赵匡胤大显身手击退贼人,只见京娘站立舞台一侧,低头抚衣,此时爱意依然萌芽,待赵穿戴齐整时,京娘抬起头看他的眼神已全然改变,接着便是爱意吐露,是为“爱英雄”;最后京娘回到老家,则为“别英雄”。

“爱英雄”那段,京娘对赵匡胤的爱的试探也是层层递进,编排极为讲究:先是假说风景以苍松为喻,不过赵顺水推舟未予正面回应;接着京娘一句“落花有意随流水”,则是更近一步的暗示,这回赵不可再回避,于是以“流水无心恋落花”“只因他有投奔沧海之志”应之;眼看说理式的暗示不行,京娘接着以水中鸳鸯为例试图以实景感染之,当然还是以失败告终。

原来简单的故事可以这般丰满。

 

细腻 

京娘的三次上马,都各具回味。初次上马,全是因为技艺不精而慌张失措,此为常情;第二次则是因“脉脉衷情系心头,却难出口”失神状态而再次身形不稳;第三次则因示爱被惋拒而显得落寞惆怅。

前文述及京娘以垂首抚衣来表达内心爱意的萌芽,而在京娘一路暗示爱意的时节,安排了山雨骤来的情节,以京娘的那句“对对鸳鸯各自投”埋下了结局的走向。

原来简单的故事可以这般细腻。但更重要的是,无论丰满还是细腻,都是以遵循人物心理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现代

在人物情感营建上,作品构成了‘剪刀叉’般的心理线索:“遇英雄”时,京娘是‘急’,急于逃离,急于回家,而赵则是‘慢’,一开始因自己正在出走途中,有过犹豫,因此一开始他的护送是被动的,是跟随在京娘之后的。而到了情感萌芽之后,京娘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这时候开始的赵一路婉拒一路催着攒路,两人赶路的节奏、主动性完全颠倒了过来了。这种反转令观者一路伴来兴致盎然。

而及至京娘抵乡,观者蓦地发觉之前一路陪伴而来的种种情趣,不知何时竟完成了人物性格及情感的立体营建,以及观者对人物并其情感的完整认同,于是当“离别”真正浮现的时候,一霎时所有欢乐情趣都反转成了重重离情。人物愈压抑克制,观者愈伤感难抑,完完全全感同身受!

原来传统的戏码,可以这样的‘现代’。

 

简洁

作品的舞美极简,横画幅的褐色写意背景,给予舞台以空灵感,整个舞台上常常连一桌二椅都没有,就是两人,可以说把与作品无关的所有辅助手段都统统滤去,最大程度上让人关注人物的情绪、表情和肢体,从而浸入作品的深层内涵。

作品的每句词儿,每个情节,都尽力做到处处有用,与舞美设计一样,绝不留多余。

到最后离别时的戏剧高潮处,京娘前后只简单两句话,先是一句“怎么,你我就此分别么?”,后是“切莫忘,关西有人悬望中!”没有时下新编戏的长篇累牍的哭天抢地掏心掏肺,却力量强大,感人至深。最后,赵匡胤骑马返身,京娘以为他(抱着最后一丝幻想)回心转意,急忙扑过来一把抓住蟠龙棍,然后四目对望顿时明白一切无可挽回,遂用力将手中本牢牢抓着的蟠龙棍向外推去,这一扑、一抓、一望、一放,胜过万千动作! 

原来,建立在‘丰满、细腻、规律’基础上的简洁是那么的有力量! 

 

经典 

作品里的京娘,尽管示爱被拒,但人物非但没有被矮化,却得到了观者的充分认同,是因为作品没有刻板的去塑造一个烘托英雄式的人物,而是塑造出一个情感丰富、天然率真的京娘,让人感受到她的感情是纯净、清新、唯美的。这种情感的认同是超越历史的局限的。

作品总的赵匡胤几乎是完美男人的化身,他侠义豪迈,他心怀“扫尽人间不平事”的凌云壮志,他将责任和道义远重于个人私情的君子风范,他的‘道是无情却有情’,他关于“舍得”的智慧,都是充满着人性光辉。

由此赋予了作品以常演不衰的经典性。

 

是为[千里送京娘]。当为现代戏剧镜鉴。

 

-----------------------------------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现代戏剧镜鉴[千里送京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