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2010-06-16 11:51:57)
标签:

梨园戏

大闷

梨园戏实验剧团

曾静萍

古戏薪传

元味

文化

分类: 光影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梨园戏早闻大名,不过以前去福建都没听过,在厦门时,也只欣赏了高甲戏,南音,布袋戏。画面上白晃晃的没错,是袜子,压脚鼓是也,顾名思义。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引一段这次的介绍文字: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保存了宋元时期戏剧的文献和活态资料,从中可体察出南戏文化及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说,梨园戏比昆曲更悠久,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宝库。

 

第一天上演的是《大闷》,主演曾静萍。
《大闷》是“小梨园”流派传统剧目《陈三》之一折。

故事情节:
宋,泉州人陈三与潮州人黄五娘偶遇于元宵灯下,互为倾慕。陈三遂卖身至黄府为奴,两人终得机缘,夜半私奔,不料中途被官差捉拿归案。陈三监禁落牢,五娘在家中思忆情人,恹恹成病;一般光景,两种情思;对鸾镜懒画蛾眉,听漏鼓触动伤怀;辗转三思,满怀愁绪,尽都吩咐短叹长吁。
《陈三》一剧为梨园戏代表剧目,“小梨园”流派的“十八棚头”之一,与明清时的《荔镜记》和《荔枝记》一脉相承。《大闷》一折表演身段优美,词曲典雅,唱做并重,而其中大量唱段,至今仍然是弦管中主要的传唱曲目,深得观众喜爱。该折戏建国后很少演出,濒临失传,曾静萍得知民间有一位老师傅深谙此戏,登门拜访,虚心求教,学得此戏,一句曲、一步科,极具传统魅力,一经上演,深受好评,引起福建及港台地区戏曲界的广泛关注。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从现场看,此折为独角戏,一个人从头演到尾,而且没什么现代戏剧里讲的所谓戏剧冲突,在没有三一定律,只是表达一个孤身女子辗转反侧难眠的一夜,完全是表达一种人物的心理。看上去温婉内敛,细腻雅致,非须屏息宁神观赏才好,此等剧种可以在当下的湍湍洪流中得以传承也是一个奇迹。比昆曲更大的奇迹。这是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也不配我们这个时代享用的珍品。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古戏盛宴·柒]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