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2010-8]E区大行动

标签:
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元味 |
分类: 行走 |
1.
世博越来越显示出与股市一样的特性,当人们都认定周一周二人最少时,规律马上就重写。这周一比周日多了6万,周二更是创下最新高的记录。所以,当我们周三进园后得知当天是41万时,只有万分庆幸。
正式开园后第一次。
2.
范围:E区。
时间:九点半进园,十点半出园,一共十三个小时。其中,入园、出园合计半小时。用餐两次,中午创意大厨房中式点心,下午汉堡之家德式料理与黑啤,合计约一小时。茶歇一次,可口可乐,约十分钟。排队最长汉堡之家,三刻钟;汽车馆半小时;台北、利物浦约二十分钟;藤头村、温哥华、澳门约十分钟;其他未排队或忽略不计。合计排队约2小时。参观及步行时间九个半小时。
节奏:在不刻意赶时间,认真参观。
战果:基本扫荡干净(得意安排科学和人流还不算太爆)。只剩下一个被忘记了的南部联合案汽车罐例馆,以及民企联合馆、通信馆、船舶馆,统统拿下,盖章47个。想想以后再不可能这样爽了。
体力:晚上8点以后(入园11小时以后)体力明显不支。在背了很多资料和礼品后愈发步履沉重,开始考意志坚
持。十点半离开最后一个馆时,饥肠辘辘,到处觅食不得,凄惶慌雨中溃逃,匆忙中狂饮过滤水。
攻略:先冷门馆,后热门馆,在白天改观不大。但晚8点后明显。比如汽车馆,赶上最后一拨九点半入园,只排队半小时,而白天经常要2-3小时。部分场馆看着队伍长,其实只是因为电影播放、导游导览等需要批次进入,有时稍微有点耐心就可以。浦西西藏南路入口人真少啊,安检不用排队。电子屏幕显示,浦东三个口平均万人,浦西其他口三五千人,这里九百。。。参观节奏不要急,不要给自己一定要看多少的任务,当做休闲,顺便看到不错的异国餐厅不妨享受一下,看到特别的商品不妨把玩一下。。。
额外:互动一次,利物浦;演出一次,首尔;交流若干,澳门,马德里,藤头村……
遗憾:虽然整体感觉园区已相当不错,但这次进园一开始接连都是不良印象。创意大厨房的欧特麦,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差错,但感觉无论营业员还是其他工作人员,整体上精神松垮,服务业余,看上去就像是国营店,而且是临时客串作餐饮,很糟糕很意外。毕竟当时还没到中午,就像晚上一样没精神气了。小笼跟南翔小笼店价格差不多,却是冷冻加工,端上来就像一个个难看至极的面疙瘩,简直。。。高脚凳没有可以放脚的地方,不舒服。此处强烈建议回避。然后进了第一个‘电影厅’(威尼斯),结果发现观众们把那里当成了休闲餐厅,一共三拨人,后面的老阿姨响亮的啃着苹果,声音盖过影片。隔壁的一群年轻人,在不断地撕扯着零食的塑料包装,撕一包嚼一包令人难以不堪忍受。后来两边声音都停了,人就走了。靠!
3.
印象:
最佳实践区当然是以城市为主题的本届世博含金量最高的地区。客流却是全园最少,窃以为原因不外乎名称不够大众(比如叫国际城市馆……)和地理位置偏僻(最早连公交都没有,离大门也远,很多人根本找不到)。
各色城市馆,国外馆整体上明显优于国内馆,国外馆中又以西班牙为最佳,英国、德国也不可一看。国内馆中,港澳台布展认真、用心,都可以一看,而内地的除了宁波藤头村建议都忽略,除了盖章,没必要浪费时间(当然还有一个南部联合馆没看,这个暂不评论)。想想原因可能在于,内地馆多宏大叙述,政治正确了,却欠人文内涵和吸引力,而且布展设计老套陈旧,在百花齐放的世博会里,欠缺竞争力。无论北京的京奥村,天津的华明,杭州、苏州、深圳、广州……统统可以忽视。
而港澳台馆都有明显的切入点,澳门馆以一个当铺为主题,并嵌入了金庸小数;香港和台北都有一个物件为引领,前者是带芯片的腕带,后者是卡片,都以突出科技引领生活为主题,特色鲜明。国外馆里,慕名而去的法国系列,非常失望,建筑面积不小,可供参观面积却很小,内容简单。相反,西班牙的几个馆都很出色,马德里馆直接照搬了当地一个保障房的建筑形式,并且将‘空气树’安置在建筑前的广场上,成为可以表演的场所。形式生动并给人以独特的印记。巴塞罗那馆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哲理,仔细看,非常有味道,包括那些看似普通的装置和文字。毕尔巴鄂馆则在有限的空间里精妙设计,不仅有国宝级物件,更有艺术家的作品。英国的利物浦馆很聪明,通过互动,同样的物品、背景,观众的记认能大大增强。德国的几个城市馆也多可一看。那个排队很长的汉堡馆,尽管没有电影,却是在质朴中提供一种亲切的体验,将德国人的生活真实的呈现给你。
相比来说,内地馆绝大部分平淡而流于表面。即便如上海馆,这么大的一栋楼,依然给人以力不从心之感。其实,还不如讲讲苏州河的治理,黄浦江的沿岸更新。多么生动啊。我想,这里的差距便是发展的差距。当然,也有很多国外馆很一般,要么流于简单,要么肤浅,很对不住观众的时间和心情。幸亏最后还有一个盖章,算是一点安慰。据参与设计布展的朋友讲,因为主要是靠各城市自建,因此最初很多我们看中的案例,后来都没有展示出来。但不管怎么样,案例馆的确是值得细细看看走走,毕竟我们的生活便是如此,需要发现。
4.
pondycherry.她接受的是一项亚洲城市项目。所谓的城市保护,需要内外力的共同使用。外力是类似亚洲城市项目的资助,内力是居民和政府的意向,看到可以获益。比如可以吸引旅游。但这种与国内纯粹以旅游为目标的‘保护’比起来,要平和、理性的多。
这座印度小城历史上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殖民时期,时光是最好的沉淀过滤器,就像森林造就了煤炭,现在的小城呈现出非常别致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的历史底蕴。真想去实地体验一下。
蒙特利尔。它的影片的特点是其屏幕由很多方格状的,类似京奥开幕式上印刷术表演的一个个白色方格状柱组成,随着剧情需要高低起伏,造成特别的观赏效果。这是等候的观众饶有兴致的看这些‘柱子’背后的‘舞蹈’。
讲述的是垃圾场改造工程。上片是原貌,高低变化的‘柱子’起到了强化表现力的良好效果。
‘可移动的旅游塔’,询问工作人员,好像也没说明白。好像是说这里放着的是那些‘塔’的原材料。后来在室外看到了‘塔’,看上去是一个几层高的塔状小建筑,四面有玻璃,以木结构为主,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供个人居住的独栋小楼,尽量利用垂直空间的节地理想。
这是空气树的原型,相当于人工营建了一颗参天大树。有的树下还可以利用成为儿童乐园。
法国案例馆令人失望。罗阿大区的玫瑰迷人,展品却极少,只有这个‘多极城市’模式介绍。不晓得专业以外有多少人感兴趣。小贴士,这里有语音导览使用。
雨中的城市未来馆。这是我上次唯一落下的主题馆,内容果然乏善可称,但这以前的南市发电厂的老建筑,多么的迷人!浦西这一带尽管拆了一些,但留下的老厂房,哪一个比新建筑差!
利物浦馆的互动。第一个回答墙上的利物浦队某队员的名字,你答对了,有奖。第二个回答利物浦的另一支球队艾佛顿队里,曾经有哪一个中国队员呆过一个赛季。同事赶紧拿着我告知的答案站起来回答:李铁!恭喜,答对了,不过这一题没奖品。全场大笑。
鹿特丹的水幕表演。
巴塞罗那的味道需要慢慢发现。
比如这个橱窗里,明明看到的是实物的鹅软石,下一分钟却变成了玫瑰。都是真真的物品啊,却在你眼皮底下眼睁睁的彻底颠覆了。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A看花眼了 B有神灵啊 C真是高科技 D以上都不是
高迪龙~我满载而归。。
台北馆始终排队很长。放在晚上去。原来也是看电影,一段接一段。先是郝龙斌市长领衔的城市宣传片,然后是侯孝贤导演的360度城市展示影片,还有林怀民。效果不错,毕竟这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城市。最后是这么一个影像展示。
大体而言,我们东方的展览侧重讲述和教育,而西方更侧重体验和感受。
短片讲述的当然是未来汽车的作用。最终还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有更多的爱与幸福。
短片后屏幕背后竟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舞台,这时才发现,观众厅其实有我看见的四倍大。至今想不通的是,排队的时候明明前后就是这些人,都坐满了一个看台,那另外三个看台是谁呢?!!
万科馆的建筑外形很出色。虽然最后建筑材料没有达成预想,但这个型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