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2010-6]因缘聚会
(2010-05-23 00:05:01)
标签:
世博会元味 |
分类: 随笔 |
话说世博会还在试运行呢,十多年未回上海的姨妈一家就来了,亲戚结婚没来,姐妹做寿没来,但是世博会终于把她们请来了,而且还一呆一个月,把十几年没见的亲朋老友都一一拜访到。世博会成了叙旧佳节。一周前,杭州的老娘舅携舅妈也来了。一开始说六月去,这不五月初世博会好多人都因为怕挤爆了结果反而异常人少,所以在我们的催促下总算提前来了。舅妈身体不好,好多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但这次也来了,一共打算去参观三趟。临去的前一天,大家聚在一起出谋划策,连轮椅都准备好了。
上周第一次志愿者站岗,尽管平时工作也颇有志愿者的心态,但面对面直接的服务大众还是第一次。感受非常的舒畅和痛快。想想也算是心愿实现,以前有多少次在数不清的折腾中,希望可以纯粹的没有任何功利的做社会义工,让自己的身心回归最本初的安静和平缓。很多街头的问询客,都是南来北往慕名而来,也有不少是境外四方客,也可能是因为与志愿者交流,一个个同样平和坦然,并脸带微笑。这不正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最高境界么。记得就是那天,站长突然看着手机说:今天刷新纪录了!十点钟入园就二十几万了。
今天晚归的出租车上,司机师傅说:刚刚新闻说今天三十六万,刷新纪录了!然后又说,尽管总在边上开过,但是没去过总是不一样的,站在里头心情是很不同的啊。和老婆儿子商量总是要去一趟。我说是啊,不是发门票了嘛。师傅说,是啊,不去总觉得对不起自己。我问打算啥时候去。师傅说打算最后一个月去,人少点。我说,赶紧吧!十月份第一周是黄金周指定日,人多,最后一周是不开放,剩下的日子有倒数效应,本来犹豫不去的,去了还想去的,说不定都挤在那时。还有,七八月份是暑假,人也少不了,而且天热,九月份也比现在热,越早去越好啊。而且三十六万,以后肯定是常态,甚至更多都不稀奇,全国人民每十人中来一个,就一亿多啊,五月初十万左右的客流是再也不可能的了。师傅说,是啊,旅行团也越来越多了,那下个月就去。我说现在生意更好了吧。师傅说是啊,而且主要晚上生意好了很多,好多人晚上出来逛啊逛,比如外滩那里,晚上到处是打车的,手里都拿着酒店的名片。我说世博会真的对上海经济帮助很大啊。师傅说,可不,周边地区也火了,前不久碰到客人跟团的,旅行团节省成本,住在浏河,a30就可以直达,但是便宜很多啊,他们晚上打的回去,两百块。
晚上刚和北来的朋友见面,朋友也是来看世博会,一看四五天,话题自然离不开世博。我说,尽管世博会在发达国家已经不能与往日同日而语,在咨询发达的今天也早远非起初的功能了,但是作为这么大的一个新兴市场,显然对全世界而言就是需要竞相展示自己的大舞台。说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外交舞台也毫不为过,也才有如今每天一个国家馆贵宾云集的繁华场面。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未完全脱离通过大节庆来展示国家形象振奋国民精神的阶段,世博和奥运一样,承载了民族振兴的意义,显然备受重视。而普通如你我呢,世博会就像天上掉下来的节日一般,给了我们出行和彼此见面的理由。这时我们才知道,口口声声享受孤独的自己原来还是一个群居的动物哩,想明白了这个,顿时便觉得生活真美好哇。
明天,是我南来的同学三日世博行的第一天,照例,我们会见面聊天。同样是刚才晚归的车上,我暗下决心,调整今年的财政预算。朋友们,来吧,来吧,你们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