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以人传 招式有命[纪念郑传鑑诞辰100周年雅集]
标签:
郑传鑑传字辈昆曲姚继焜柯军张世铮杨晓勇黄小午王维艰陆永昌元味 |
分类: 戏说 |
江浙沪齐聚一堂,忆人更是集贤。唯惜上昆赴港,老计以电话传声。顾兆琳先生行程不便,以录像道贺,并指点旧相一二,钩人怀念。关门弟子柯军创意发起,并以弹词各段为串,名宿新秀相继登台,亲人子弟济济一堂,是演出,更是雅集。
期间,印记之最深为频频被提及的‘戏以人传’,以及先生女婿任广智先生提及的招式背后有生命。吾等开蒙之初,即被谆谆教导学理读经,然凡尘繁花迷眼,万物诸事归根结底都是靠‘人’。此质朴道理亦是随年纪见识渐长始逐步明朗。今日适会,愈加豁然。亦愈加凸显人物之光辉。
作为有名的话剧演员(及当初‘上海一家人’中任要角)的任广智先生,则深刻提及传统昆曲之于新生话剧的提点。动情处模仿其故人招式,并曰每一个招式,其实背后都是由心而传,亦须用心而演,所以都是有生命的。斯言诚哉,振聋发聩。也因如是,戏以人传而真得以传。这个传字,原需传、承双方之共同心力。如此这般,亦足见昆曲传承之不易,昆曲艺术之不朽。
-----------------------看人物照------------------
当日嘉宾个个用力:
浙昆程伟兵,笑言当初先生最疼我。言及当年老师教戏的无私。爆料如今学习难,涨价飞快,八千挡不住。。。爆料么……
奉上三转
南大教授专家教授吴新雷先生则带来旧相片一张,并着昔日旧装(但看着怎么不大象,或老先生记差了?)以资纪念
黄小午王维艰夫妇档出场,元味心头好。以两人镜头内多闭目之现象判断皆谦逊而可爱。
两位先来了一段罢宴,唱完聊,聊完再唱,两人合唱一曲四转。
苏昆杨小勇嗓子有痒,而功架十足。带来六转。(五转没了?)
谈及老师的亲切、随和,‘和谐’育人。
献上一曲先生登台的最后一出,【奇双会·哭监】
女婿任广智、女儿郑加琴(南京市越剧团知名演员)、何鉴秋(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之后为柯军现场电话计镇华先生。聆听老计的七转。
再之后,顾兆琳先生录像。
姚继焜先生。中气十足,谈吐风趣,动情处张口唱来,是为当日嘉宾中艺术谈论最深一位。
言及还传承了先生爱吃的菜(猪血。。。),主持人王斌问嘉宾席在座的张继青,得到确认~
带来绣儒记·打子[折规令]。
之后临时增加了于丹近日访宁对本次活动的录像感言。
最后全场吟唱弹词的尾声。嘉宾上台合影。
主持人 王斌
合影局部
--------------------------------------
地点: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
主持:王斌(省昆副院长)
1 《长生殿·弹词》一转 顾骏(省昆第三代)
2 《长生殿·弹词》二转 刘效(省昆第三代)
3 《长生殿·弹词》三转 程伟兵(浙昆秀字辈)
程伟兵访谈
4 陆永昌(昆大班/苏昆)访谈
《贩马记·哭监》“一言诉不尽心中苦”
5 吴新雷(南京大学昆曲专家)访谈
6 《吟风阁·罢宴》耍孩儿 黄小午王维艰(省昆第二代)
黄小午王维艰访谈
《长生殿·弹词》四转
7 《长生殿·弹词》六转 杨晓勇(苏昆弘字辈)
杨晓勇访谈
8 张世铮(浙昆世字辈)访谈
《贩马记·哭监》“满腹含冤向谁诉”
9 郑老家人访谈
女儿郑加琴(南京越剧团)
女婿何鉴秋(上海艺术研究所)
女婿任广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10 计镇华(上昆昆大班)电话连线(香港)
《长生殿·弹词》七转录音
11 顾兆琳(上昆昆大班)讲话录像(出国)
12 《长生殿·弹词》九转 王子瑜(省昆第四代)
13 姚继焜(省昆第一代继字辈)访谈
《绣襦记·打子》折桂令
14 郑老教授《九莲灯》录像
柯军(郑老关门弟子/省昆院长)访谈
《牧羊记·望乡》谒金门
15 《长生殿·弹词》煞尾末句 全场合唱
[ 由 伊宜以忆 于 2010-1-19 09:3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