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确定的【晚间新闻】

(2009-11-08 09:39:47)
标签:

晚间新闻

孙小杭

下河迷仓

秋收季节

戏剧

元味

文化

分类: 戏说

不确定的【晚间新闻】

20091106/下河迷仓/★★★【★】

 

要说大臀的‘晚间新闻’是什么作品,很难确定。

 

作品要看明白不易,却亦未必是创作者的意图。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这是一次真诚的‘学习心得’汇报,为漫长戏剧探索历程中的一次小结式演出。由于其真实坦白到彻底,因此向外界袒露了从创作冲动到作品构思的一切,甚至不屑于从观赏的角度作任何矫饰。而站在观者的角度,那么因此得以分享到设计者的原始灵感和一切内部支架,却也因此绝无看到可以作为观感共识的外在表征。或者说,本来就没有。

 

正因如此,作品很难予以清晰的范畴界定:肢体剧、舞台剧、默剧……,甚至与艺术展品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段段情绪片段,有时候看上去甚至犹如以肢体为载体的美术装置作品。

 

有意思的是,虽然作品更多沉浸在个人灵感的自由呈现,但又加入了一些试图引起观者兴趣的小线索,比如蚊子血的传递、水的隐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可是由于全剧整体上的重心并非在此,因此这些信息的延展非常薄弱,并断裂为毫无关联的碎片,或者说,用肢体表达过于具象的东西本身就非所长。就好象‘晚间新闻’这个名称一样,在引导人们落座以后基本就消失无踪。在这里,或许也有戏剧和肢体作品之间的犹疑。

 

而封闭式排练数月后,创作者与观众演后交流的迫切感和兴奋感也构成了另一个有趣的看点,这里似乎构成了以自我表达为核心的作品创作与渴望分享之间的犹疑。

 

所有这些,甚至超越了作品本身成为最大的看点。或者说这种犹疑带来的不确定性,带有普遍的共性,只是在‘晚间新闻’这样一部以展示内在创作为主的作品身上更加显性。由此想到,我们应该如何看迷仓这次展演的作品,是秋收季节,更是在通往收获的路上。这些成长的不确定性或才是最大的看点所在。

 

--------------------------------------------------------------------

从剧照看,作品似乎可以冠名为‘人物关系’:

不确定的【晚间新闻】不确定的【晚间新闻】不确定的【晚间新闻】

 

----------------------------------------------------------------------

演后谈:

不确定的【晚间新闻】不确定的【晚间新闻】不确定的【晚间新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