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在上海:“一步一跳”第四年

(2009-09-21 18:31:21)
标签:

舞在上海

金星

文化

分类: 他玉

舞在上海:“一步一跳”第四年

 

金星于舞大爱,才有已坚持到第四年的“舞在上海”。每次都没什么宣传,每次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记得第一年看到这个消息,是早报上的一块小豆腐干,试着去看,竟被深深震撼。真粹的舞蹈,真的是太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这年头,只要有钱随便看大牌,但要看到那些大师名家名满天下之前的心水之作却只有靠机缘。更何况,这或才是那些未来的大家们的艺术巅峰。记得这好像也是当年金星办这个活动的一个想法。

-----------------------------------------

转摘timeout的推介文字:

 

舞在上海:变脸前的跨国狂欢
发布时间:2009年8月31日15点5分

 

金星在上海办现代舞的演出季,为这座城市带来惊艳的舞蹈艺术,输入前卫的剧场理念,已经4年了。年年巨亏,去年更是票房归零。因为政府不扶持,请来的4个艺术团,受奥运所累,签证拒签,节目最后削编成一台,上面又发话了,不得售票。
“花钱请搞艺术的人来开开眼界总可以吧!”金星的这句话让我难忘。

明年设立亚洲最强的舞蹈教学集中营
金星还很自信,“维也纳的Impulse Dance Festival办了26年了,创办者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巴西的舞蹈家,创办之初艰难得一塌糊涂,但现在,它被公认为全球最有实力的艺术节之一。”“舞在上海”近几年的努力,说得难听点,端的是鸡腿排骨,吃客们却都是些没牙的婴孩。问题本身金星也意识到了,而Impulse Dance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考虑到奥地利的艺术相对保守,其招牌是古典音乐——靠的就是舞蹈教学。
“每年的7月15日至8月15日,Impulse Dance请来全球的舞蹈精英,开设150门舞蹈课程,”金星说,而她本人每年也会去进修一个礼拜。从明年开始,金星将和Impulse Dance合作,开设其亚洲分站,“一来培养观众,提高舞蹈鉴赏能力;二来,亚洲的舞蹈家们也能有一个边学边交流的营地。”

眼睛可以拒绝,耳朵不行
说回正题。今年的“舞在上海”共有5台作品8场演出。其中金星和她的弟子们与外国艺术机构协作创作了3台,其余为引进项目,分别是苏格兰舞者Alan Greig(金星留学纽约时的同班同学)的《Into the Light》和以色列编舞家Arkadi Zaides的《Solo Colores》。
作为舞蹈季的开幕作品,《中国式交流》是金星舞蹈团与奥地利艺术机构Liquid Loft(液体空间)的一次超体验合作,实验性极强。作品对于剧场的理念颠覆要大于舞蹈本身的审美。它所探讨的,或者说是创作者戏弄观众的兴趣点,在于眼睛看到的画面和耳朵听到的信息,完全是两回事。
作品在海外首演时,剧场被改造成一个lounge酒吧——考虑到成本,本次中国首演,金星索性把场地选在了西餐厅内——有吧台,观众入场若是愿意,也可以喝酒,而金星和某艺术家早坐定了边饮边聊。“中国现在婚姻观念的变化、女人的价值观、我的私人经历……”在金星看来,届时观众会被她和友人那种海阔天空、百无禁忌的聊天所震撼,“其实,在人的感官世界里,眼睛是可以拒绝(一闭就看不见)外界的,但耳朵不行(除非借助外力)。”

中韩向安东尼奥尼致敬
1989年,受韩国邀请,金星在汉城举办了她(当时还是他)的个人作品晚会,其间,她认识了韩国编舞家Kim Woo。“韩国人做copy很在行,欧洲美国流行什么,他们马上就能复制出来,”说起老朋友Kim Woo,金星不吝赞词,“不那么浮躁,基本功很扎实,他的创作不论多么前卫,都会保留一些高丽传统。”
由Kim Woo编排,金星舞蹈团出演员,作品《Il Grido》(呐喊)探讨的主题源自一部意大利电影。人们在生命的旅行中,哪个是你最留恋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导的同名电影向观众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舞蹈版的《Il Grido》长达6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被处理得非常阳刚,十几位男性舞者的大群舞,基调是黑白灰,某种程度而言,整部作品的气氛非常压抑。

古琴与书法,这么近,那么远
照例,金星会在舞蹈季里有一出“独角戏”。独舞《在皮肤下面,最近的,最远的》首演于200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各大文化都城都演了,惟独没在中国亮相过。
这部作品与金星的大儿子有关。因为儿子学书法,给了金星很多喟叹,有感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急速流失,她创作了这部典雅的作品。演出非常静谧,古琴手在黑暗中演奏,金星上台,她聊古琴的历史,书法的历史,古琴为什么从5根弦演变成7根弦,它的琴尾为什么是月牙形的?在一段舞蹈后,时代背景切换至当代中国,激烈的音乐,夸张的舞姿,古琴的演奏挣扎着,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

第四届舞在上海:一步一跳

《中国式交流》淮海西路570号红坊艺术园区G栋101东床书吧暨视平线艺术,9.25、9.26,20:00,200元

《Il Grido》(呐喊)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670号,小剧场,10.2-10.3,19:30,150元

《在皮肤下面,最近的,最远的》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670号,小剧场,10.6-10.7,19:30,100/180/300

《Into the Light》、《Solo Colores》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670号,新空间剧场,10.10-10.11,19:30,150元

 

订票:63270578,shanghaidance2009@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